初中生开大集首秀300余项综合社会实践成果

发布时间:2018-11-2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都江堰历史模型、手工团扇……11月19日,北京市教委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京源学校举办。现场展出了北京初中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所形成的调研报告、书法、创意手工作品等成果近300余项。此次成果展示是北京市初中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以来的首次阶段性成果展出。
  中学生陆续走进北大红楼、八大处、海关博物馆等地,归来后将活动感言、参观攻略、景点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介绍等内容制成展板展示。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初一学生刘洁瑶在制作故宫里的脊兽,她说这门课程在学校以校本课程形式开设,有老师授课,每学期有十几门综合性社会实践课程供大家选择,每人每学期可选2门。上这样的课很有意思,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开设这门课程的马老师说,她会先带着学生研究故宫中脊兽的位置、象征意义等知识,再带领学生动手制作。此次制作的软陶脊兽选择了太和殿顶上的为蓝本,雕刻、镶嵌、擦色等步骤都由学生动手完成。学生的研究成果将在学期末进行汇报总结,参与活动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校长蔡伟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能真正把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整合了学校、社会、家庭的资源,为学校和学生发展铺设了舞台。学校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三年系列”德育活动,即三年走遍京城博物馆,三年感受名人大师风采,三年人人受益校园文化。学校还利用课后三点半时间,引进校外资源,聘请校外教师,进入校园开设了八大类三十多门常规课程,让学生利用在校时间,发展兴趣爱好。
  2015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启动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实践要求,确定32项考核要点及62个活动主题开展。自2018年起,此项活动评价结果直接计入学生中考成绩。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参与活动学生总人次超过480万,完成团体活动任务超过350万个,学生自主活动任务完成近100万次。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