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赛车手戴上VR眼镜,坐在椅子上模拟驾驶,在三个赛场里激烈角逐。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活动日前举行,来自全市16个区300余所学校,近2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上周末,约1600名师生来到主会场,围绕MEV机动电能车挑战、MEV智能自动驾驶、32小时互动设计马拉松、未来创新秀场和极速前进挑战五个项目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竞赛。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2018年创客活动推出了“MEV智能自动驾驶”衍生竞赛,成为这次比赛活动的最大亮点。
参加比赛的学生团队需要自主设计未来交通工具、制造交通工具原型、“驾驶”操控赛车原型进行赛道竞技。参赛团队可通过参与工程评判、迷你车库搭建、团队宣传册展示演讲、赛道比赛等多个环节,体验国际化标准的STEAM竞赛流程,鼓励学生从能耗、环保、效率、自动化、空间适应性等诸多角度创新,激发学生对工程和设计创新产生兴趣。
“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有创新思维,更要把创新做到极致,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涵义。小创客们的创造仅仅是从0到1的突破。一个创新项目实现它的价值则需要1以后持续的积累。从1到100需要的是极致和协作,每一个环节都达到预期的标准,最后项目才能高效运作。”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王军说。
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车队的叶家树说,今年自己已经上初三了,想在中考前再参加一次创客活动,发挥出最好水平,用这种方式为初中三年画下圆满的句号。一零九中学创客社团社长孙毅展曾参加“F1在校园”全国总决赛。他说,通过创客活动,深刻体会到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设计要用美学、数学,编程要用信息技术,研制涉及力学、电学要用物理,选择材料要用化学,比赛答辩、推介成果要用语文。创客活动真正把各学科融通起来。学好基础知识,才是做好未来工作的重要准备。
一零九中学创客社团的辅导老师桑圆圆说:“通过像MEV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和比赛,学生体会到了与生活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学习方式。比赛也许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可是前期准备、学习新技能、加班加点、不断改进设计方案、遇到问题尝试解决,这些经历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接近未来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最实际的收获。”
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创客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成为市教委在科技教育领域设立的一个开放、先进、公平和国际化的校园科技创新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