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泡菜与发酵之间有何联系?扎染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汉服如何穿着?……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课程,如今正是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生的日常学习内容。
5月9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举行校园开放日,向数百位考生及家长展示贯通培养项目两年来的办学成果。
一人一张课程表
北京市十一学校率先倡导的“走班选课制度”、“一人一张课程表”已经深入人心。在贯通培养基础文化教育阶段,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延续北京市十一学校本部综合教育改革实验学校的成功模式,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255门学科课程、23门综合实践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开放日当天,由十一学校数学特级教师崔君强带来的《身边的数学》一课吸引了众多学生。一学生饶有兴致地说:“崔老师的课太有意思了,只要是他的课我都会选。”
现在很多孩子没有机会接触针线活,然而在扎染课程上,他们不仅可以了解扎染的历史和基本方法,还有机会动手设计图案制作作品。
戏剧课程虽然当天没有展示,却是学生公认的“网红”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备受青睐。此前,学生就已排演了《雷雨》和《白毛女》两部话剧。
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学部校长刘笑介绍,这套由分层与分类、专项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突出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选择性,除了少数必修课程外,大部分是选修课程,所有的课程排入每周的正式课表。学生不仅选课程,还可以选择学习时段,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选课,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课表,到不同的学科教室上课,在不同的教学班之间流动。老师则在各自固定的教室等待学生上课。通过走班上课,有选择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每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的课程选择权真正变为现实。”
5个专业计划招生360人
2018年,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通培养计划招生360人,招生专业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智慧养老与健康管理、智慧城市设施安全管理和智能楼宇信息技术。不过学生不必急于在中招志愿填报时确定专业。学院按照大类招生,等到基础文化教育阶段结束才划分专业。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副院长张耀嵩表示,七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原本在大学才开设的专业课程提前两到三年,前置到基础文化教育阶段,让学生对职业和岗位提前形成认知,尽早了解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也能准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这为学生以后职业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真正做到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同时也有利于缩短走上岗位以后的适应期。
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李伊涵介绍,学院在贯通培养本科阶段的对接院校分别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此外,学院与多所国外大学合作。目前学院贯通培养的学生已有一些参与到了与澳大利亚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到昆士兰学院交流40天,提升国际视野。学院近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达100%。贯通培养项目属于提前招生批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填报志愿时选择“01高端贯通专业(包括五个专业方向)”即可。考生可将学院填报在第一志愿,这样被录取几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