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166中学医务室 宋 超
三月正值“百草回生,百病易发”的初春时节,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病毒开始活跃,堪称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免疫功能较差的青少年,一旦接触传染源,很容易感染发病。因此,学生、家长和老师要了解防范春季传染病方面的知识。
春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水痘、流感、诺如病毒感染、肺结核等。下面介绍常见的春季多发传染病与预防方法。
常见春季校园传染病分三类
诺如病毒是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容易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和养老院等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造成短时间内多人集中发病的情况。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出,传播途径有人传人、经食物传播和经水传播。
在不久前落幕的韩国平昌冬奥会期间,百余名工作人员不幸中了诺如病毒的招,上千人被隔离,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感染诺如病毒后易引起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还可伴有恶心、腹痛、发热、头痛、寒战、肌肉酸痛等。成人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通常病程较短,症状一般持续1至3天。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结核菌,大的飞沫颗粒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飞沫核后,可能会受到感染。
学校教室里通常会有几十名学生上课,住宿的学生会在宿舍里和同窗一起生活。如果房间通风不好,健康的学生吸入飞沫核后,容易造成结核菌感染。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还有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常见症状。
如果有学生得了肺结核,那么同宿舍或同班同学就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不管有没有出现上述可疑症状,都要听从疾控中心和学校医务室老师的安排,尽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检查。
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疼、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流感患者会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
防范校园传染病这样做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只要重视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首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生要勤洗手,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眼、鼻、口。不吃生食,入口瓜果要洗净。还要注意公共卫生,咳嗽、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挡,上医院或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学生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强户外锻炼,合理膳食,关注气温变化,合理增减衣物,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其次,做好环境改善。开窗通风是最简单的居室消毒方法。不论是居家还是教室,都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如发现病例,要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讲台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再次,做好监测和隔离治疗。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及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工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确诊传染病的学生,患病后要居家隔离,待症状消失后持地段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复课,另外要把病情及时告知学校、班主任或校医,以便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