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徐 凡) 上周,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推进会召开。会上,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表示,通过《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的实施,让教师直接受益。
2017年初,北京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并实施《关于促进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2017—2020年)》。一年来,通州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成立78个名校长(园长)、名教师工作室,各中小学、幼儿园均有教师参与到素质提升计划中。广大教师乐学、乐教,自身素质能力得到提升和加强。
何劲松介绍了2017年启动的20个项目进展情况:一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合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通州区委将选拔优秀社会化教育人才作为年度改革项目;区政府将面向全国引进名教师、名校长作为折子工程项目。
二是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正式成立78个名校长(园长)、名教师工作室;实施“新中高考背景下教学干部学科教学和学校治理应对”专题研修班,培训160余人次;支持各类干部教师参加市级高端培训和专题培训,20多个市级培训项目招生指标向通州区学校倾斜(达到招生计划的10%);遴选54名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参加学历提升项目;支持新中考背景下的史地政生四科教师专题培训达660人次;支持通州区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共设18个项目主题,项目学校为通州20所学校,本年度培训学员共计420人;组织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到通州学校支教,下校684人次,听课千余节,组织微讲座二百余场次;支持通州区教师网络研修。
三是加大对学科教学的指导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支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2017年通州区共有107名授课教师完成了383次活动,3023名选课教师完成了7001次活动;选派32名中小学教师到市级优质资源学校参与跟岗脱产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城区的教师研修活动,共有1729人次参与日常研修活动;支持通州区学校的校本教研,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等4个区的31所优质资源学校与通州区中小学正式建立“手拉手”项目学校关系;支持通州区教师研修人员的专题培训;支持通州区教委开展学科教学改革与新中高考改革的专题培训,共250余场次;支持通州区教委开展外语教师培训,全年培训90人;支持通州区中小学校聘请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