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汉风·传承国韵”200余教师西汉墓博物馆共上综合实践课

发布时间:2017-12-1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12月10日,2017年全国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高端学术研讨会期间,来自各地的历史教育研究学者专家,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安徽等6支优秀教研团队,14个省市一线教师代表,共计200余人,在大堡台西汉墓博物馆共同上了一堂综合实践课。

  在大葆台博物馆书写竹简体验厅,北京市东铁匠营第二中学老师李莉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片段展示,同时远程连线海南昌江思源实验学校汉文化兴趣小组的师生,与他们在时空跨越中体验汉风华彩,礼乐相和。史地政教研组组长刘耕介绍,学校依托博物馆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了学生两节综合课及汉服手绘、瓦当泥塑、画像砖临摹等衍生课程。现场1小时,海南兴趣小组的师生分别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并与北京的老师互动交流,北京学生的汉舞更把展示推向高潮。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副院长马红民介绍,丰台分院与大葆台博物馆2008年开始合作,开发了“模拟考古”“书写竹简”“印刷体验”等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历史学科教研员、老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对博物馆教育资源进行了归纳、梳理与挖掘,设计出具有博物馆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并编制活动手册,使博物馆资源得到教学化开发。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馆长郭力展介绍,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采用馆校合作方式,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发博物馆资源,拓展博物馆功能,把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教育项目的切入点,面向青少年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主题教育活动。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主任王耘表示,学生通过博物馆提供的资源亲身体验与实践,学科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有效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贴合核心素养的内涵,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