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京津冀三地中小学校长日前共同参加在京举行的“2017京津冀校长交流会”。未来,三地中小学校长将“同标”培训,京津冀的中小学生可共享三地优质学习资源。
京津冀三地9位中小学校长围绕“资源共享,立德树人”的主题,从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进、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学校管理经验。“京津冀三地,有各自的教育优势。三地校长的交流和培训,是为了集思广益,共享优质资源。”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说,“未来,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将成为长效机制,以同标准、同平台的校长培训,促进深度合作,最终合作共赢。”参加培训班的校长还有望牵手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中小学生课堂也有望搬到京津冀的任意一地。
百名三地校长“协同培训班”正在筹划,最迟明年年初开班。以“校长班”为例,三地教育机构同时招生,覆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班规模控制在100人。课程培训内容由三地共同研究制定,所有校长在同一平台接受同样的理论培训。同时,校长将针对某所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现场“诊脉”,给出“药方”。
此外,“校长班”将设置6周左右的实践课。杨志成介绍,三地都会选取学校,每名校长在1所学校跟岗一至两周。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形式的交流学习,目的是突破资源的地域界限,更好地服务于三地中小学教育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加交流会的多位校长表示,合作是多赢,而非单纯帮扶。朝阳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表示,双方合作的重点是教师培训和学生发展,城里学校的优势是师资力量、硬件配套,乡村校的优势是淳朴的孩子,还有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宽广胸怀。希望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石家庄分校校长孙晓君表示,2009年建校至今,实验二小集团校资源在云平台上共享,定期会有集团内的比赛,校长点评课堂,给出改进建议。这些做法让石家庄分校的老师开阔了眼界,也让学生享受了更丰富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