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宏志中学教师 杨 慧
一、审题
审题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决定答题的质量。审题到底要圈画什么呢?一般包含六方面内容:考查的范围、对象、能力、表述形式、要点数量以及隐含的限制和要求。
二、答题技巧
《考试说明》中有这样一道题:“结合文字内容,解释‘新长征’一词的意思。”首先,考生要了解“新长征”的字面意思,即新的一次长途旅行或长途出征;其次,“长征”具有哪些特点,即时间长、路程远、过程艰难;“新”体现在哪儿,指太空飞行而不是红军长征;最后,在文本中提取符合以上分析的文字内容,整合出类似下定义的答案,即“指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科研任务并成功返回的征程”。
在记叙文阅读《机器人罗比》的题型示例中,新增一道深度追问题。第一问“威斯顿先生把罗比放到机器人加工厂,他期待的效果是什么?”属于简单的“是何”类问题。而“他期待的效果又是怎样实现的?”这一问属于更有难度的“如何”类问题。一般“怎样”、“如何”的问法,需要答出方法或方式,尤其是过程。参考答案是:他把太太和格洛莉带到机器人加工厂,安排了格洛莉和罗比的重逢,罗比在意外事件发生时的表现彻底改变了威斯顿太太对罗比的看法。
议论文中“作者是如何/怎样论述自己观点的”这类论证过程题,也需要分析并答出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及论证的思路和过程。
此外,还有一类题需要考生重视,即“结合具体内容作答”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类。对这类题,考生要综合几方面内容解答,难度较大。考生往往答得要么不够准确,要么不结合具体内容,要么顾此失彼、要点不全。
比如古诗文默写的最后一题:“根据情景选择一两句合适的诗句,并说说理由。”答题时除诗句的选择合适外,还要解释诗句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明确题目中提供的情景特点,最后指出所选诗句和情景之间的关联。
再如,非连续文本中“请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一类题;名著阅读中“请联系短文内容,说说选择这句话的理由”(东城“二模”第11题);议论文阅读“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怎样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等,都要求综合答出几方面内容。
对微写作,考生要有“情境意识”,即题目规定“你”的身份是什么,关涉的对象是谁,“你”所处的情境是什么,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何特殊要求等,由此来决定写作的角度、说话的口吻、用语的风格,以及要说哪些话、按照什么格式等。
大作文中想象作文的选择要谨慎,切忌凭空想象。科学幻想类作文需要一定科学知识支撑,不能天马行空;对于连环画类的想象扩写作文,要挑选出扩写重点,点明寓意,添加细节,不要犯常识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