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情投入克困扰

发布时间:2017-06-21 期号: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心理教师 白 晔

  对于中考生来讲,中考是一次为选择未来奠基的人生机遇。对于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困扰,建议考生通过“全情投入”的答题来克服。

 

用“争取成功”的心态面对“害怕失败”

  考生如果怀着“争取成功”,而不是“害怕失败”的心态参加中考,那么整个心理状态会比较积极,也能保持适度的紧迫感。考生要对自己的复习和心理状态有信心,毕竟经过初三的复习,每个人都为中考做了许多准备,而且也都有自我调控能力,借此机会尝试如何有效调控自己将对未来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用正常作息面对坐立不安

  很多考生问:“考试前最易坐立不安,这时该做些什么呢?考试前晚上睡不着怎么办?感觉复习过的东西都忘了怎么办?”

  有这种心态的考生在考前要正常作息、正常生活,可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备好考试用具,思考考试的流程,了解考试当天的天气状况,计算好从家出发到考点的时间,安排出行方式。

  考生也要做一些必要的习题练习,以保持答题状态,但不可安排太重、太多的复习任务。如果感觉复习过的东西忘了,考生不要着急,那很可能是紧张情绪下的错觉。这时考生要告诉自己,现在想不起来的知识点,考试时考题情境会带自己想起来。

  考生晚上睡觉时间要与之前的习惯一致,不要太晚,也不要太早,否则容易因不习惯而睡不着。考生可在睡前1小时喝一杯牛奶、枣茶等安神饮品;可采取听音乐、热水泡脚、沐浴等方式放松。其实,即使考前的晚上睡不着也不必着急,因为这是常事,坦然面对即可。研究表明,即使考生睡不好,第二天仍可正常水平发挥,切忌自乱方寸、过分担心。

 

用积极自我暗示消除考前紧张

  到达考点后,考生要尽快适应环境,检查考试用具,不要再过多地复习。开考前几分钟,考生可闭上眼睛,深呼吸调整一下,边休息边想像答题顺利时的感觉。

  参加重要考试,出现紧张情绪很正常。考生要接纳自己的紧张情绪,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告诉自己:“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利于考试发挥,我现在的情绪状态正在慢慢接近适度的水平,而且开始做题就注意不到紧张了。”

 

用“全情投入答题”稳定情绪

  遇到不会做的题心烦意乱,做题时被老师脚步声、同学翻卷子声等干扰,考试快结束时没答完……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考生可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全情投入到试题设定的情境中,专心解题,不去想分数的多少和得失。

  第二,不要在一道题目上耽误太多时间,做完会做的题目后,如有时间再深入思考难题。

  第三,把握好答题节奏、安排好时间,不要在乎别人的进度是否比自己快。

  第四,努力忽视噪音,因为越是注意,越会觉得它在干扰自己,就会越不安,越分心。考生要尽快回归做题的状态,融入题目情境中。

  第五,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是多少,优先选择自己有把握、思考时间较短、分值较高的题目。

  第六,遇到难题要稳住心神,可积极暗示自己:不止我一个人为难,不少人也如此。此时稳住自己就是胜利。

 

考完一科放下一科

  第一天考试结束后,考生心理会有些变化。因此,第一天考试后调节好心理状态十分重要,考生要考完一科放下一科。

  对于已经考完的科目,考生要尽快忘记,不要和同学对答案,也不要考虑答题的遗漏和缺憾。但可以想想应试策略和技巧哪些做得较好,哪些做法要改善,好的做法在以后几场考试保持下来,需要改善的在以后几场予以改善。如果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考生要及时与家长或老师沟通,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后续科目的考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