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半个月 父母多陪伴

发布时间:2017-06-11 期号: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肖 晶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最近常有父母问:“孩子最近看不进去书,变得焦躁怎么办?”考前半个月, 父母不妨适当带孩子去户外游玩,或每天花一个小时陪孩子散步、运动。规律的放松对恢复和保持状态很有帮助。

 

父母能做些什么?

  如果父母和孩子平时无话不谈,或孩子愿意和父母沟通,父母可把每两个小时当作一个时间模块,把考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提前和孩子商量并罗列出来,再给孩子相关建议。

  父母要提前和孩子沟通有关时间统筹的问题。如果不知道怎么做,还可请教授课老师。父母要提醒孩子,考试之前做重点规划,大概多少分的题目如果超过多少分钟还没做出来就要放弃,这样能保证考试顺利进行。关于考试时间准备、考试不确定因素的提前准备、预防,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分析。

考前失眠怎么办?

  最近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出现失眠状况,脑子里很乱,思绪较多,怎么也睡不着。考试前,考生压力较大,白天担忧的事情较多,导致负性思维自动在脑子里播放。而且有的考生睡前过于兴奋,大脑活跃过度导致睡不着觉。虽然孩子看起来已经休息了,但躺在床上的大脑仍在急速运转。所以,父母要关注以下两点:首先,评估孩子这段时间的睡眠质量好坏,比如现在与一个月之前相比有没有巨大变化,或孩子是否一直睡眠都不好;其次,看孩子除了睡眠不好还有没有其他表现,例如情绪是否有较大波动、是否有焦虑情绪、食欲如何等。如果只是单纯睡眠方面的问题,也不用太担心。

父母不慌是关键

  第一,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目前的状态不好,可考虑到规范的医院心理科治疗,但不要私自购买任何药品,尤其不要听信微信朋友圈等推销的营养品。第二,考前会有部分考生的睡眠质量不好,这很正常。父母可告诉孩子“当时妈妈考试也有两晚没睡好,但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父母和孩子说话的表情要从容淡定,给孩子树立自信的形象和榜样。

  有的父母一听孩子失眠就变得慌乱不安,这样会给孩子强化“睡眠不好后果很严重”这件事。所以,父母不慌是关键。如果孩子失眠问题较严重,父母也要避重就轻地聊有关睡眠对考试的影响。考前,任何成绩的波动、身体变化等问题,父母都要“轻描淡写”,不要过度强化,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加重其焦虑情绪。

中考担心什么?

  万一孩子的考场不在本校,考试是否会受影响?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要简单地和孩子说:“没事的。”父母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孩子把担忧充分表达出来。二是在孩子充分倾诉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样,父母既可了解孩子的现状和担忧的要点,又能把握其情绪波动规律,从而给予帮助。父母要以解决问题为主,不要空洞说教。

  其实,孩子在高压情况下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时父母不要着急说教。有时孩子把这些担忧说出来,也是宣泄的一种途径,其压力自然会缓解一些。这段时间,父母要以陪伴、后勤、退居二线为主。如果父母有焦虑情绪,要先调整好状态再陪孩子。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