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个月,初三生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如何在最后有限时间里找到新的提分点,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呢?下面听听各科老师怎么说。
语 文 求真归己,得法成思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武晓青
首先,回归中考《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指导及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重要指南。考生要整体通读,明确命题思想及构成,把握考试走向;关注几大附录,明确相应考试篇目,避免走弯路;认真研读题型示例,明确考点与考查方式的“变”与“不变”,以“真经”指导复习。
其次,补牢基础知识。字音、笔顺、默写等相对庞杂的基础知识,恰恰是考试中最易出问题的部分。冲刺阶段,考生要返璞归真,有针对性地整理夯实基础,着重梳理记忆不准确、知识有盲点、练习中错误的内容,落在笔头上,形成查缺补漏的重点知识库。
再次,完善阅读体系。考生对几大阅读板块的典型试题已涉猎很多,在冲刺阶段要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和自己做题的经验,以思维导图等方式系统梳理,完善阅读解题思路。体系清楚了,做题方向就明确了。
然后,梳理作文素材。初中三年里,考生写过、练过很多习作,是时候将它们一一找出并整理成册了。丰富的选材、生动的构思、独特的思考,定能为中考写作带来更多灵感与强大支持。
最后,用初心书写真我。“刷题”的弊端是思维惯性。而学习语文其实是与生动的文字、鲜活的人物交流。希望考生葆有一颗敏感的心,以思考的姿态面对未来,于笔墨纸间诠释最美好的自己。
数 学 制定目标,积累策略
北京市第七十一中学教师 马 赢
首先,了解自己。考生尤其要区分以往测试或练习中哪些题目是会做而出错的,哪些是不会做的。考生要在会而常错的题目上多花费心思,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策略,经常回忆。
其次,制定合理的目标。如果盲目追求快、追求高分,很难从容冷静面对考卷。当然,笼统地认为自己不行也是不负责任的,要看到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能解决、能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点一滴解决。制定底限目标与上限目标,利于更从容地面对考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考生可设置“台账”,每天完成3至5个任务,一天天积累进步。
再次,狠抓落实。“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重做一次错题,尤其是会做而出错的题,并格外关注关键步骤。为防止遗忘,可在等车、回家路上等空余时间回想。光靠考前几天突击,知识是提取不出来的。考生可找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相互进行“发难”式学习。
最后,积累考试策略。考试题目与平时练习题有差异,可能会打乱考生节奏。答题时间受影响,一急就慌,一慌就乱。因此,考生要制定应变能力较强、实事求是的策略,不要用消极的策略。积累做题经验很重要。考生还要运用熟悉的考试策略。平时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跳过,从中总结答题策略,经过训练再应用。答题过程中还要慢审快做,圈出关键词,在理解“新定义”时多花时间。遇到困惑时尝试采取“特殊化、极端化”思维、类比推理等方法。
英 语 巩固基础,强化训练
北方工业大学附属学校教师 王 芳
回归教材,基础知识是增分关键。中考英语试题80%以上是基础题。优等生中考失分的往往不是难题,而是基础题。其他考生丢基础分更是比比皆是。扎实的基础是增分关键,这就要求考生回归课本,尤其是八年级二册书及九年级一册书。先回顾单元的名、动、形三大类主要实词,形成话题链,再带着单词重新阅读相关语篇,在语境中加深词汇及从句的再识记,会有意想不到的复习提升效果。
跟好老师,提高复习课质量。本班教师对考生情况最了解,对重难点复习和考生存在问题把握更准确,复习的针对性也强。考生要认真听课,手、脑、耳并用,边听边记边想,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解题速度。课堂复习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漏补缺,全面提高复习质量。每节复习课上完,考生要问自己:“今天我又记住了哪些单词?解决了什么问题?”
强化做题训练,保持解题能力。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的听力阅读练习作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得熟练。考生要在做题中积累更多单词,体会阅读策略方法,总结规律,提高解题能力。
掌握应试技巧,发挥最佳水平。心态平和进考场,先易后难抢时间,基础不丢认真做,面对难题认真抠,全面检查保成功。考试是一门学问,有一定规律。考生要放下包袱,丢掉患得患失的想法,心态平和地进考场。
物 理 盲目刷题不如对症复习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物理教师 赵博伦
考生复习时要注重准确性和有效性,集中精力,抓住主要矛盾,对症复习。
考生不要盲目刷套题,大量依赖往年整套试题。一套过时的模拟题会存在出题方向的片面性和做题正确率的偶然性,可能使考生对自己水平的估计不准确,甚至导致错误归因,消磨复习士气,浪费宝贵精力。
考生复习时要跳出闷头苦练,进行顶层设计,有客观主动的计划。粗略来看,如果考生“一模”物理成绩低于75分,通常说明存在一些明显的知识盲区。这类考生要抓紧时间进行地毯式的基础知识补习,着重复习基础概念定义、基本公式和物理规律,辅助练习考查基本能力的单选前10题和实验基础题,争取最大化弥补知识漏洞。
“一模”物理成绩在85分上下的考生,其失分点通常集中在多选题和实验设计题部分。这部分考生要多针对概念辨析进行练习,精确理解概念的细节,对考查内容做到不留任何疑问,总结记录每道错题,找时间复做。考生要养成好的做题习惯,写出尽可能详细的思路草稿,以便发现隐藏的漏洞。
物理成绩总能达到90分左右但难以突破95分的考生,基础知识通常相对扎实全面,同时具有相当的物理思维能力,但考试中一般会在开放性较强的探究题中失分。平时老师讲解时,这类考生总是不能发现自己的知识或思维漏洞,觉得没有不会的地方,于是将问题一股脑归结于马虎和不细心。其实,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没有审慎的科学逻辑和严格的答题技巧。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进行开放性试题的小组互判,通过客观审视其他同学的答案,找到可能的表述遗漏或歧义,从评卷人的高度理解问题,发现并改进自身不足。
化 学 侧重点不同 提分点不同
北京市八一学校教师 宋晓萌
无论何种层次的考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落实和方法梳理。复习侧重点不同,分数提升点不同。
65分以下的考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完善,65至75分的考生要重视思路方法的掌握,75分以上的高分段考生要关注解题推理路径和自身思维方式存在的问题。
不同分段考生要有策略地将各区模拟题分块练习。低分段考生可快速做完选择题、生活现象解释、基本实验等题型,横向比较,了解考查重点,弥补自身漏洞。中分段考生要注重生产实际分析、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实验原理分析等题组,重在分析发现自身方法、思路中的不足。高分段考生可关注科学探究题组,将标准答案和自己答案认真比对,认识解题过程中的典型逻辑错误等。
考生要依据《考试说明》了解考试内容,可迅速翻看一遍,对其中陌生的考点进行圈注,反思考试中易错知识是否与该考点有关。制作复习计划图,将没有问题的考点“删除”,针对含混不清、有争议的考点翻看教材及笔记,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