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实施教育高端引领培养工程 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发布时间:2017-04-2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凡

  自2013年起,通州区实施“教育高端引领培养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教师有哪些提升?学生有哪些获得?近日,区教委招开“教育高端引领工程”展示大会。

 

5个工作站,辐射360名优秀教师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那引领领路人的人又是什么样的?

  通州区教委主任申健表示,区教委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通州区教育高端引领培养工程”,正是为了本区的教育发展,培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探索教师培养的新路径与新模式。

  从2013年开始,通州区聘请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13名研究员和特级教师作为导师,采用专家引领模式,选拔通州区各级骨干教师作为培养对象,为通州区培养优秀教师队伍,全面提升通州区教育质量。高端引领培养工程以学科工作站为单位开展研修活动,共成立小学科学、品生品社、中学语文等15个工作站。

  站员遴选严格,15位区研修员为工作站的站长,在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研修活动。站员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成员89人,包括北京市特级教师、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拓展成员111人,包括区级名师、区级骨干教师;发展成员160人,包括校级骨干教师、具有潜力的青年教师。

  “事实上,这支队伍集中了全区15个学科的优秀教师人才。”区教委副主任王秀东说,“这种培养模式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高端不仅在于这些特级教师、研究员,这些站员也是区教师队伍中的高端人才。这三年他们在学校、学科和学生面前展示学习成果,也带动了更多教师成长。”

 

导学、导课、导研助力教师成长

  “第一笔,起笔在阿尔泰山,向东行走到东北,过黑水,越白山,转眼就到渤海湾,山东半岛伸向海,挺胸迈步北部湾……”寥寥五笔,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地理老师宗连杰就绘制出一幅完整的中国轮廓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作为核心站员,在高振奋老师的地理工作站里,和其他站员一起,通过专题讲座、课题研究、跟踪指导、研讨等多种形式活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地理教学,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材料,模拟地理过程,创设学习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去年,宗连杰还被评为区里名师。

  王秀东表示,专家对于站员的引导主要包括导学、导课、导研三方面。导学是指专家的专业讲座。例如中学物理工作站陶昌宏老师等专家,在通州区开展了怎样听评课、怎样抓教研组建设、怎样命题等多方面讲座。导课是指专家指导课堂教学。中小学体育工作站马凌老师等专家团队,深入通州的北苑小学、研修中心实验学校等基层学校指导课堂教学;中学数学工作站王燕春老师在“翻转课堂的学习与评价”主题交流研讨会上,深入指导课堂教学。导研是指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中学生物工作站荆林海老师指导全体站员开展了概念进阶课题研究,以及基因、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细胞分化、遗传变异等概念的系列研究;中学地理工作站在高振奋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学科本质适切性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情境体验与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等五个课题。

 

2016年中高考成绩优异

王秀东表示,在市区专家双导师引领的过程中,学科骨干教师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名家风采。在市区学科团队的努力下,2016年通州区高考成绩名列远郊区前列,2016年中考也取得优异成绩,特别是高分段考生有新的突破。

  全体站员的综合教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学术成果、研修课程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各工作站开发并实施了系列教师研修课程,其中国家级25项,市级48项,区级155项,合计228项;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撰写,其中专著46本,发表论文224篇,获奖论文840篇,合计1110项;申请立项了231项多级别的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级27项,市级118项,区级86项;进行了优秀课堂教学案例推荐与评选,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有20项,市级92项,区级187项,合计299项。

  未来,通州区还将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引领区教师成长,让更多学生受益。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