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新(记者 许 卉) 全国首家“中国红十字会青少年人道教育实验基地”授牌暨“青春善言行”项目日前落地海淀寄读学校。同时,海淀区学工委授予海淀寄读学校为全区首家红十字会青少年人道教育实验基地。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区学工委主任乔键介绍,为了更系统性地评估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经验,建立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依托海淀探索中小学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典型模式,开启了“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进学校共建品牌战略及实施研究项目”。这一项目将对区红十字青少年的整体工作模式、经验、教育规律进行提升。海淀区红十字学工委将对该项目给与大力支持,首先在海淀区寄读学校落地,并依托温泉苏家坨学区、温泉二中、台头小学、育鹰小学等学校进行探索,进而在全区范围内推广。
近年来,海淀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模式、红十字教师急救师资队伍建设、应急救护进校园,到探索人道法课程进中学、进小学,再到“青春善言行”项目落地海淀寄读学校,还将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范围,为全国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创造了很好的经验。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姚立新表示,中国红十字会青少年人道教育实验基地对于进一步探索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可行的、可持续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规定,国家支持在学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红十字青少年工作要做到两个结合,把中华民族孝慈仁爱的优良传统与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结合起来,把弘扬红十字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生的知识和素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