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后如此精彩”

发布时间:2017-03-2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蔡文玲

 

  午休时间做什么?放学后做什么?如何让学生的课后生活既寓教于乐、陶冶性情,又发展兴趣、丰富多彩?记者近日分别走进了西城区、东城区、丰台区的几所中学,一起来看看学生的课后生活……

 

传承文化,博学多艺

  “腰板挺起来,手上做一个兰花掌的手势,身体向右侧转动……”3月14日下午,国家京剧院退休演员金佩芳照例来到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为京剧社团学生上课,把她对于京剧艺术的热情与喜爱传递给初高中学生。金佩芳一边讲解着动作要点,一边做着标准动作的示范。她不时走到学生之间,逐一指导动作。

  金佩芳介绍,京剧里每一出戏都是一部历史。学生从念白中能学到历史和优美的言语,从参与中也能提升自身气质。本学期结束,学生将通过社团活动学会一段《穆桂英挂帅》节选,给学生留下一段有意义的京剧回忆。“第一节课上,我们学了京剧念白和一些基础的京剧手势。京剧比我想象得有趣得多。今天我还邀请了一位同班同学和我一起上京剧课。”27中高中部学生孙祎晖饶有兴趣地说。

  学校党务办公室主任南春红介绍,这样的课程给了在校生接触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上课之前,学生觉得京剧是老古董。通过亲身参与,他们逐渐从尴尬到自信,做动作从僵硬到柔美,真正领悟到国粹的魅力。

  在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或社团中,传统文化传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课堂在各区校园里都能见到。每周四第七八节课,15时10分到16时55分,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校园里就会热闹起来。校长助理李杰介绍,学校开设的老北京民俗文化、纸雕、瓷器鉴赏、相声、空竹、书法、篆刻、剪纸艺术、装裱、钱币大观、花有千千结等传统课程吸引很多学生参加。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学习专业的手艺,学校依托少年宫、科技馆、职业技术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优质教师资源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玩转兴趣,学有优长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传承艺术与技艺,那么兴趣类课程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的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需求,让他们得以在不同领域发展所长。

  14中除了设有文化传承类的课程,还有不少艺术、科技和体育方面的兴趣类课程。李杰介绍,学校开设了摄影、武术、卡通画技法、安卓手机编程、厨艺、魔术、篮球、足球、围棋、象棋、布艺饰品、玩转科学、多媒体技术等50余门综合素质提升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开发了网上选课平台,对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真正让学生学有优长。

  3月15日9时,丰台区长辛店学校初中部一间教室里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走进教室,学生正用小榔头敲打着剟针,剟针下的大理石板上覆盖着画纸。学生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沿着画的轮廓线细细敲打,中学社团的学生用“剟”画展示自己可爱的家乡。教师胡旭东说,剟画课融合了劳技、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能磨练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力。

  长辛店学校校长王立华介绍,学校社团和校本课程秉承儒雅教育。社团学生也利用课后时间活动,戏曲、剟画、空竹、书画、民族舞蹈、扬琴等20多个社团,让学生的校园生活充实很多。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能写一手漂亮汉字、赏析一百首古诗文、学会一种民族舞蹈、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了解一地戏曲艺术。几年来,学生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的参与率达98%。学校也成为丰台区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

  学生对于兴趣类课程十分热衷。北京市八一学校的服装设计选修课就颇受学生喜爱。学生可在服装设计工作坊人手一台电动缝纫机,参与服装设计的全过程。选修课上,学生从服装基础知识开始学习,了解服装分类、款式、布料,画服装效果图,学习量体裁衣,绘制剪裁图,并动手制作成衣。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和提升了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除了服装设计选修课外,学校还开设了桥牌、烹饪实践体验、篆刻、金融与投资、市场营销、拳击、台球等多种兴趣特长课程。学生可通过自主选课,报名感兴趣的选修课。

 

大赛机会,奠基前途

  在北京各中学缤纷的课后活动中,很多学生收获了一生受益的兴趣爱好、特殊技能。一些学生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同龄人中的顶尖水平,获得参加大型赛事的机会,给未来的学业、就业发展增添了助力。

  模拟飞行是通过专门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对真实世界飞行及其各种元素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模拟的一项航空科技活动。27中的模拟飞行社团指导教师刘勇介绍,学生最初接触模拟飞行,要学习航空科普知识、航空器基础结构,然后逐步在模拟仓平台和一体机上训练。只要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就能达到参赛水平,再加以培训就能达到操作实体无人机的水平。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涨,也练就出多位模拟飞行人才。

  优质社团为学生赢得了参加全国大赛的机会。去年11月,全国86所中小学的520名学生汇聚到27中,参加全国青少年模拟飞行大赛。学生孟翔获女子组个人竞速第一名,郭嘉琪、徐雯雯等13名学生分别在个人竞速、团体竞速、航母起降中获得二、三等奖。

  更为重要的是,该项赛事的开幕式上,海军招飞办为27中授予“海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铜牌。这意味着27中成为北京首个海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将逐步为学生从海军招飞办引进相关课程资源,供学生进行飞行规则、航天知识的学习。部分课程还有望由来自海军招飞办的专家进行授课。除了专业课程外,海军招飞办专家也将走进校园,提供体能训练、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指导。这样的学习机会奠基着相关特长学生的成长发展。

  27中课外活动指导中心主任董楠介绍,除了模拟飞行社团外,学校的航天育种社团、智能机器人社团中的优秀学生也有参加全国大赛的机会。此外,一些学校的社团或活动工作室还能带领学生走上世界竞技舞台。昌平区第一中学8名学生近期参加了VEX机器人工程挑战亚洲公开赛决赛,并在上月斩获佳绩。这样的大赛经历和喜人的获奖成绩,为学生求学之路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