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比创新高、新增学位、实行12年一贯制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发布时间:2016-12-1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日前在“深化改革促发展·一把手访谈”活动中谈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首都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深化考试招生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等举措,着力打造优质、公平、均衡的北京教育新地图,增加百姓的实际获得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

 

纵向贯通、横向联手增加优质资源

  本市通过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名校办分校、城乡一体化学校等方式,整合区域教育资源,采取“学区制”“一校多址”“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协作区”“联盟组团”等,实现存量盘活,增量推进,拉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

  积极推进“双增量”改革。一方面,26所高校对口支持56所附中附小建设,市、区教科研部门对口支持30所中小学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推进完成中小学建设3年行动计划后续工作。

  同时,通过“数字教学”共享优质资源。加强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建设,每年为100多万师生提供微课程资源、在线答疑、作文批改等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施中学教师开放性在线辅导计划试点。这些措施明显加快了一般校成长为新优质校的过程,使首都基础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招生改革让孩子公平入学

  本市启用了统一的小学和初中两个入学服务系统,取消“共建”入学方式,进一步规范特长生入学。各区公布学校的服务片区,做到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学生的入学情况公开透明。

  加强学籍管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建立新生学籍,杜绝二次流动。制定下发15条禁令,教育系统干部教师以身作则,斩断违反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利益链。

  在随迁子女入学方面,规范“五证”审核,保证符合条件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阶入学。

  从近年入学结果统计数据看,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率逐年提高。2016年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到94.50%、90.68%,创历史新高。

  同时,扩大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的范围,让一些一般小学的孩子在毕业后能直升优质初中。强化市级统筹,进一步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做法,向农村地区和一般学校倾斜,名额分配比例从2014年的30%提高到2016年的49%。2016年一般初中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实行“校额到校”,确保30%具有升学资格的学生升入优质高中。

  发挥高招政策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引导作用,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招生向农村地区考生适当倾斜,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2年基础教育。

 

让每名学生都有实际获得感

  2016年,本市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到94.50%、90.68%,创历史新高。扩大九年一贯对口直升的范围,让一般小学的孩子在毕业后能直升优质初中。一般初中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实行“校额到校”,确保30%具有升学资格的学生升入优质高中。

  推进完成中小学建设3年行动计划后续工作。截至2016年9月底竣工项目150余个,增加学位13万个左右。发挥高招政策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引导作用,实施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和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招生向农村地区考生适当倾斜,引导学生在本地完成12年基础教育。

  2016年4月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北京的满意度与5年前相比增幅达24.18%,排名第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