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台300校长共谈基础教育

发布时间:2016-10-2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通过小小的“纸箱车”让学生触摸科学、通过差异化教学帮助教室中的“客人”……10月18日,第二届京台基础教育校长峰会在海淀区召开,来自台湾的70余位中小学校长与北京各区300多位校长、老师共同分享教育思路。

  本次峰会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会议主题为“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峰会旨在深化首届京台基础教育校长峰会的成果,将京台基础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引向深入,促进京台两地基础教育共同发展。

  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傅首清在会上指出,推进京台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海淀区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良好意愿。他表示,海淀区将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台湾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力度,选派更多知名校长、优秀教师前往台湾中小学考察学习。同时,鼓励更多优质中小学与台湾学校建立结对关系,在师资培训、课程改革、国学教育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并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更宽更广的平台,为两地校长、教师开展学术对话创造条件。

  主论坛上,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二小校长杨刚分别作了“探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寻找让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主题发言。台湾新北市竹园小学校长林素琴和台湾台北市滨江小学校长陈沧智分别作了题为“蜕变与成长——当学习共同体遇见差异化教学”和“校本体验课程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塑型”主题发言。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针对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热议的核心素养课题,发表“核心素养与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演讲。

  除主论坛外,峰会还下设“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和“发挥优势,培育素养”两个主题的四个分论坛,分别在北京十一学校、海淀区实验小学及北京育英学校、中关村三小举行。分论坛期间,台湾中小学校长参观了分论坛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特色文化,与友好学校进行交流。

  峰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峰会促进了两地教育同行的经验交流,签署了若干京台中小学校合作交流协议。通过深入交流和研讨,京台两地中小学校长普遍认为,两地应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共同推动两岸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京台双方均希望建立起两地校际间师生常态化交流机制,扩大学校间互动交流的规模和频度,让双方青少年有更多机会了解彼此,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