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秉 承女性教育 实现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6-07-0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宋 迪

  你知道么?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一六一中学、一六六中学……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女子学校。后来,随着时光变迁和社会发展,女校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是,在北京还有这样一所女子学校,她不算太大却很精致,其课程全部是为女孩儿量身定制,她就像历史最后的传承与坚守,她就是于2015年8月与北师大实验中学实现一体化办学后更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1996年建校的原北京市华夏女子中学)。

 

一体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共享

  学校从2015年8月起以委托办学的方式与北师大实验中学实行一体化办学,经过一年的融合,合作已经深入到各个层面,实现了全面的一体化管理和师资融合。

  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北师大实验中学校长助理刘海霞担任学校的执行校长。在一体化管理下,不仅两校教师的教研活动、教学主题活动、学生校本教材实现完全同步,主题学生活动如开学典礼、体育节、合唱节、艺术节、寒暑假出访游学等也融合进行。充分的教育教学融合举措,让学生既能享受女校特有的教育,又能体验来自北师大实验中学的教育,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体化办学为学校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校文化理念上的革新。实验中学“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办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给华夏女中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冲击。学校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判断与选择权。例如在融合后学校准备更换新校服,就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学生制作展板、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起宣传并号召投票、收集统计结果,将最受欢迎的几套校服制作成小样,让学生模特穿在身上进行展示,最终确定了最受认可和欢迎的校服款式。

  同样是一体化办学,华夏女中因为要保留女校的特色,不可能像实验二龙路中学一样完全与实验中学学生实现混编融合,更多是在师资方面的融合。在新学年,北师大实验中学将派出语、数、外三门学科的老师到华夏女中初一年级任教,同时,多名执教过高考科目的教师会进入学校“1+3”试验项目或高一年级进行教学。初高中的主科老师、备课组长大多由实验中学本部的老师担任。实验华夏女中老师也会择优选派到实验中学任教并同步参加培训、参与培养,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力争实现学校所有一线老师都在实验中学有任教一轮或至少一年经历的目标。

 

提倡性别自信,认同女性教育者适合报考

  既然是女校,学校开设的课程也离不开女性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一系列适合女孩子并能提高女性修养、培养生活技能、提升生活品味的校本课程。课程分为人文素养、科技素养、身心健康、生活技能四大类,共计几十余门。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外在要看气质,内在则重修养,特别体现在艺术素养的提升上。《女性领导力》课程告诉学生如何成为有组织力和号召力的女性;《女性与法》教会女孩子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选修课《女性礼仪》指导学生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塑造知性有礼的形象。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文化品位,学校开设了烘焙课、传统茶艺课、纸艺服装设计类课程等;为提升女孩子的音乐素养,学校开设了零基础的管乐和打击乐课程,请专家对学生进行一周一次的专业培训。

  女孩子的情感细腻,更加需要心理指导方面的课程和对未来生涯的规划。学校于2016年正式招聘并引进北师大教育心理专业研究生任教,还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心理健康乐园“心苑”和各类专业教室,并拟开设积极心理学和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成才女性系列讲座等,寻找各行各业的成功女性分享成功的经验,倡导孩子们早些对未来有规划和展望,树立自信,做一名阳光开朗的优秀女生。

  男女合校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专门为女学生设置课程,而在华夏女中,这是可行的。

  即便是在常态的国家课程中,学校也努力研究推广适宜女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教授方法。如语文课讲古诗词,女校就可以充分运用古典音乐等营造出浓厚的意境与氛围,利用女孩子情感丰富的特点,调动感官能动性去品味和体会古诗中的蕴意;数学课多用影像、动画形式,便于女孩子通过更直观的方式理解。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报考这所学校?执行校长刘海霞说,欢迎认同女校教育理念,认同北师大实验中学学校文化并志存高远的女学生报考。去年学校统招普通班录取分数线527分,考生可做参考。

 

参与“1+3”实验,市级统筹(二)计划招生50人

  想进入华夏女中,途径都有哪些?2016年,学校高中计划招生120人,包含两种招生方式:一是面向西城区统招70人,要求考生为有在京普通高中升学资格的初中毕业女生;二是市级统筹(二)面向全市招生50人,要求考生为有在京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备名额分配资格的初中毕业女生。

  市级统筹二项目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可以享受零基础的舞蹈素养班优质教育,由北京舞蹈学院与学校共同合作的舞蹈素养班培养,通过两年半的时间提升和突破综合艺术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北舞的老师每周到校授课。目前开设了身体运动学、芭蕾形体、爵士舞和舞蹈创编四门课程,分别在周二和周四上课,每周不低于6课时。一节课约40分钟,每次课集中为2小时。

  除正规课程外,北京舞蹈学院还为素养班学生提供观看欣赏各类高品味演出的机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各大剧院欣赏话剧、舞剧,学会欣赏、提升品位。2015年孩子们欣赏了《仓央嘉措》、《燃烧地板》、《蔡文姬》、《骆驼祥子》等。像这样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全部对学生免费。

  舞蹈艺术和运动无论从身体健康、体能训练,还是非智力因素方面,都会对学生学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刘海霞介绍,据北京市教委消息,为保证学生整体水平的均衡,今年统筹二招生设置了最低分数线500分的限定。

  今年,北京市教委还推出了“1+3”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学校作为“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基础的普通高中”,成功入选首批试验校。2016年7月10日,学校面向城六区的所有初中,招收具有在京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在同一初中校具有两年连续学籍的、已完成初二年级学业的优秀女生。通过学生自主报名、所在初中校推荐、华夏女中自主选拔方式完成录取。所招收的学生未来将直升学校高中,继续享受高中三年优质教育。除此之外,录取的“1+3”项目的学生都能进入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培养的项目,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舞蹈艺术相关课程,接受艺术素养培养。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