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孙梦莹
北京市八一学校地处中关村核心区,却闹中取静,徽式风格建筑掩映在绿荫之中,校园里学生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满足的笑容。学校一手抓创新,一手顾兴趣。在这里,学习成绩不是唯一标尺,学生有个性、幸福地成长才是终极追求。
创新教育 打破应试枷锁
“当电路图出错时,我们不厌其烦,一遍遍更改;当PCB图布线时,我们不仅布局合理,更追求完美;当制板时,我们注重焊接技巧,严谨认真;当检测失败时,我们选择坚持……在逆境中我们一次次突破自己,克服障碍,磨练意志,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是高二学生傅童妍在清华大学参加STEAM课程后的感悟。
今年3月至4月,八一学校高二40名学生走进清华大学,利用周六参加清华STEAM课程,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从零开始制作一台3D打印机的电路。课程结束后,学生不仅要展示制作成果,还要用装有自己制作电路板的3D打印机打印实物。
资优生班学生唐璇曾报名参加北京理工大学的冬令营,在北理工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物理传感器和电子,制作能发光发亮的小机器。她在高一的学道课中也收获颇丰。知名心理学家把心理学和道德经结合起来,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教导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通过走访这些学校,唐璇明确了深造目标,准备高考报考法律专业。
资优生班班主任马青介绍,资优生班的课程不仅包含思辨能力,也充满人文情怀。资优生班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破应试枷锁的课程有很多。每周五下午资优生班的专项课不是基于考试学科,而是引入大量创新教育课程。高一学生学习领导力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美术涂鸦、音乐鉴赏……从中开阔视野,改变思维方式。高二学生利用周五下午专项课时间或周末,走进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为大学的专业选择做准备。这几天,学生带着语文课本走进大观园,感受立体阅读《红楼梦》的魅力。资优生班的学习让每名学生都变得文理兼修、博闻广识、多才多艺。
综合发展 享受乐趣成长
“麻烦你帮我拿着这两块布料,我再把裙子手工缝一下……”两名女生围站在已经穿套在模特身上的半成品裙装两旁,对裙摆的细节做着推敲。旁边电动缝纫机前坐着另一名女生,正专注地为裙装的其他布料缝纫装饰线条。如果不是看到他们身穿白衣蓝袖校服,几乎让人忘记这是身处一所中学的课堂上。
服装设计选修课教师赵森森介绍,选修课一学期有十节左右。课上学生从服装基础知识开始学习,了解服装的分类、款式、布料,画服装效果图,学习量体裁衣,绘制剪裁图,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人生中第一件成衣。
三名女生正在制作她们设计的粉色夏季裙装,是按其中高个子女生郭颖的身材量身定制的。学期末,她将穿着自己小组创作的裙装,在工作坊内的小T台上登台走秀。小组成员张雨涵笑言:“从上了服装设计选修课,我的‘手残’程度直线下降。”每节课后都有学生恋恋不舍地申请在工作坊多留一会儿,以便更快完成服装缝制。
服装设计工作坊两长排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30余台电动缝纫机,学生人手一台,每人都能参与服装设计的全过程。课程考核成绩七成是结课服装秀上成衣的完成效果,还有三成要看学生的平时表现。赵森森说,这样的课堂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她会给学生讲解不同的时尚品牌、品牌文化和时尚前沿的知识,让他们在兴趣中成长。
除了服装设计选修课外,学校还开设了桥牌、烹饪实践体验、篆刻、金融与投资、市场营销、拳击、台球等多种兴趣特长课程。学生通过选课甚至抢课,报名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这样的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需求,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展所长。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在选修课中得到提升,也在游学中有飞跃式增强。学校选取山东曲阜、陕西西安、河南洛阳、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城市作为主要考察城市,让学生通过城市考察、小组合作研究等方式走访古都名城,了解本土文化。通过课程学习和现场考察,学生拓宽了眼界,增强了离开父母的生活能力,在小组活动中提升了合作交际能力。
遴选精英 国际梦想起航
八一学校国际部与高中部同在一个校园。国际部主任林汉英介绍,学校共开设13门AP课程,一个学期结束后,下学期重新选课。几乎所有课程都有非AP水平,如化学、计算机就分为AP化学和进阶化学,老师会对学生做出评估,如果学生水平达不到,就不能上AP课程;反之,如果老师评定可以上,但学生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这门学科上,也可以不上。高一阶段,学生物理已有两年基础,可直接上AP物理课。高二时,若学生未来升学时想选择工科或理科院校,可选择AP物理三或AP化学课程。如果学生想学设计等人文方面的专业,也可不选择AP课程。
国际部外教课程实行循环走班,一个年级最少开设20门课程,每门课10至18人不等,学生可跨年级选课。以物理课为例,同一个班上既有高二也有高三学生,学生教师可双向选择。中教课程则分为两个行政班,一班30人。
国际班有17位外教,师生比是1∶6左右。除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及历史、语文、地理和政治科目外,所有外教开设课程都是全英文授课。中方选用教材和其他高中一致,其余课程教材由外教老师制定,选择的都是国外较先进、流行的内容。外教老师还会在课堂上提供额外的教学资源。
学校为国际部学生配备了升学指导团队。高二开学起就有正规的升学指导课程,学生每周最少可以和升学指导见两面,平时也可随时预约。升学指导团队将为学生选择大学、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指导。三年的教学和指导,铺就了学生起航的平台。
林汉英介绍,从2015年招生情况看,530分以上考生才有资格报考国际部,最终录取平均分达到540分。学校国际部在5月和7月分别有一场加试,测试内容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测试形式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内容包括读和写,还有七八分钟的面试,重点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测试主要看学生的能力是否与未来的学习相匹配。
—— 相关链接 ——
2016年北京市八一学校高中部招生400人,在海淀区统招专业1招收191人,体育特长生20人、艺术28人、科技9人,合计248人。国际部提前招生名额60个。八一学校今年中考入学途径增多,主要是贯通培养的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招生分三类,一是提前招生,二是贯通及校额到校和名额分配,最后是统招计划。主管高中部的副校长王华蓓提醒,考生知分后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根据今年一分一段的情况,参考自己的成绩填报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