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文并摄
“年轻人,别伤心,虽然你的羊毛被剃光了,但你的踢踏舞跳得很棒啊!而且剃掉的羊毛还会长回来的。”一个长着圆圆脸,戴着圆眼镜的男生捋了捋“胡子”,“语重心长”地安慰着难过的“小羊”。
5月18日,来自北京、广东等5省市的中学教师走进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展示各自的特色心理课。这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海淀区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的一项内容。
正在进行的是一堂名为《树立自信》的心理健康课。来自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李响用一个“跳跳羊”的视频开始了课程:在欢快的音乐中,跳跳羊跳着踢踏舞出场,一身洁白的羊毛和绚丽的舞姿迎来阵阵喝彩。可是不久,跳跳羊被人捉去剃掉了浑身美丽的毛发,再回到山野的它,光溜溜的看起来瘦骨嶙峋。它试着再跳踢踏舞,却迎来别人的一阵阵嘲笑与讥讽。受到伤害的它,在风雨交加的夜里独自躲在岩石下哭泣。这时,远处的一道光一点点冲破黑暗,一只年长的鹿角兔快乐地来到它身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视频戛然而止。
“如果你是跳跳羊,你为什么会难过呢?如果你是鹿角兔,你又会怎样激励跳跳羊呢?”李响引导大家通过角色扮演分析跳跳羊失落的原因,想办法帮助它重新找回自信,变得比之前更活泼快乐。
“跳跳羊之所以会难过,是因为它太关注外表了。如果它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优势上去,就会重新获得自信。”“这时候跳跳羊身边应该出现一位智者,引导它重新走回正常的人生轨迹。”“跳跳羊可以从比自己更弱小的动物身上汲取能量,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人物。”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各自制定着“拯救跳跳羊”的方案。方案制定完毕,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扮演鹿角兔去激励跳跳羊。
在拯救跳跳羊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得出“不要过度接受负面评价”“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不放弃信念和信仰”等结论。课堂轻松、活泼的氛围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