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校园里感受大学气息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贯通培养纪实

发布时间:2016-05-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有一群十五六岁的学生,身着深蓝色上衣、白色裤子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服,脸上尚存稚气。每天早上,他们在大学的宿舍楼里醒来,踏着晨光,穿过绿树成荫的校园去上课;中午,他们和大学生一起在食堂里挑选爱吃的美食;晚上,他们在灯火通明的大学自习室里看书,写作业……在这里,他们感受着大学校园,呼吸着自由、独立的空气。他们就是首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孩子们。

 

学习压力不比普高小 贯通班不是保险箱

  去年,电子科技学院迎来首届贯通培养项目学生,今年是第二届。这些孩子与其他中考生选择的道路不同,三年后不用参加高考,自动升入高职层次就读,五年后再通过专升本转段考试上本科。那么,贯通培养项目是一劳永逸吗?

  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永良强调:“学校有竞争淘汰机制,学生进了贯通培养班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在第二学年结束时,依据中外双方联合制定的选拔机制,内培班前15%的学生可转入外培班,外培班后15%的学生转入内培班。学习的成绩和效果才是最终评判的标杆。

  对于高一内培班学生李梦然来说,这一个多学期最大的感受就是“贯通班要用两年时间学习普通高中三年的内容,学习并不比普高轻松。”从早到晚10节课,每天都有收获。他希望通过努力,能有进入外培班的机会。“以前周末在家一直玩电脑,现在不碰了,在家都要学习到晚上12点。”

  外培3班学生赵泽宇和他的感受差不多。因为喜欢经管,他通识课选了市场经济与营销。他说,现在有三十五中的老师来上课,讲的内容并不简单,有些题目还颇有难度。由于数理化学得不太好,赵泽宇还在外面报了补课班。

  外培12班学生周佳敏说,读贯通班虽然有压力,但目标更明确,出路也较多。虽然与普通高中生升本科一样也是7年后毕业,但贯通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丰富:两年高中打基础,三年高职提高动手能力,两年本科提升知识层次,现在就规划好了一切。

 

前三年基础教育 提前感受专业

  “内培生和外培生被录取后都按照‘2+3+2’的模式培养。”赵永良说,“学生入学后,基础文化课教育通过引进先进高中课程、与示范高中对口合作加以强化,这也是‘5+2’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之一。”

  为了贯通班学生的培养,学校煞费苦心。去年9月,三十五中的20名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已在学院25个贯通班授课。学院还聘请了10名外籍教师,为学生的日常英语课授课,并开设英语、德语、法语等外语选修课程。“很多学生在7年的贯通培养中还要出国深造,这也是为他们提供学业支持。”赵永良说,今年,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与三十五中的合作还会更加深入。

  前两年除了接受高中基础文化课程教育,学生还要接触七大专业的29门专业通识课,可自愿选择,每周一节。通识课并不是对专业知识的宣讲,而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制订自己的机器人、我的泥人、我的形象和天然色素制作等计划,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潜质、培养专业兴趣,为两年后选择专业提供帮助。

  李梦然在一年级时选择了“小夜灯制作”这门通识课程,可以制作无线充电器。“去年我被录取的专业就是自控与电气。通过通识课程,我也能提前了解以后的专业环境。”

  周佳敏则选择了捏泥人。她说,可以利用这种活动放松一下,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识课很受欢迎,有意思的热门课程都抢不到。

  为了提升外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校还开设了外教课程。如法语班每周安排四大节法语课程和两大节英语课程。法语课程从高一第二学期开始学,最终要达到欧盟B2水平。英语要达到B1水平。

  由于贯通班的孩子年纪尚小,学校对他们采用单独管理模式。早上学生6点半就要起床跑步,每天按大学模式上课,一天四大节课,每节大课又分为两节小课,晚自习必须参加,直到8点才结束。学生可以在晚自习时间写作业,看书,有值班老师答疑。

 

项目一、项目二3条分数线

  赵永良表示,贯通培养项目作为去年首次招生的新项目,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从录取情况看,去年外培班录取平均485分,内培班平均460分。对贯通培养感兴趣的学生和家长,最好参考往年录取分数。

  今年,学校招生计划全部投放为贯通项目招生,形式分项目一和项目二,并分别设定了3条最低录取分数线。学校不再进行五年制招生。其中,项目一计划招生820人,招生专业包括外培班(电子与信息、机械与数控、自控与电气等专业方向)、高精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北京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人民大学、未来芯片技术—清华大学等)和中外国际学院贯通培养项目(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电信工程与管理、电子商务与法律—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等)。项目一招生除外培班最低录取分数线460分外,其余两个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0分。

  项目二计划招生1440人,招生专业为内培班(电子与信息、机械与数控、自控与电气等),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0分。

 

新增两类招生项目

  今年学院除了内培和外培项目外,新增高精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中外国际学院贯通培养项目。虽然招生专业相对于去年更复杂,但考生的选择范围更广了。

  赵永良表示,外培是指本科阶段将与国外高校合作,学生经过选拔后可出国进修的联合培养模式。今年除了与德法高校的合作外,学校还扩展了与新西兰高校的合作。今后,这一范围还将扩大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合作形式有两种,一是外培班学生达到国外院校专业考核标准及该国语言水平要求,可进入国外院校访学研修或接受学历教育。二是没有出国的学生还可以进入对接的市属高校,如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北京服装学院进行本科阶段学习。学生在专科阶段结束时也可以选择就业,学校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进入本科高校的学生如果选择休学创业,根据相关政策,学校会保留其学籍。

  今年学院还新增高精尖创新人才项目和中外国际学院贯通培养项目。高精尖创新人才项目是指学院将与11所部属院校的创新人才中心合作,采用“3+4”的培养模式,前三年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其中前两年学习高中文化,第三年根据对接的创新中心及专业学习职业技能。第四年开始进入高校学习。后四年中,前两年在高职院校保留学籍,后两年学籍划分到市属高校,最后学生能拿到高校毕业文凭。

  中外国际学院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可到北航、北邮、农大3所高校的国际学院就读。前三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后四年进入高校国际学院学习,按对应的国际合作协议进行联合培养。

  赵永良说:“内培班和外培班更适合460至510分数段的考生。将来这批学生即使上了一般高中,也不一定能考上对接的市属高校。而对于新增专业,更适合520至540分数段的考生。将来他们有机会接受部属高校的教育,感受国家重点高校的文化和氛围,对他们能力水平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相关链接:

  学校将于7月3日8时至11时30分举行6所高职学校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及4所五年制高职学院招生联合咨询会,考生和家长届时可前往咨询。其中,6所高职学校分别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和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4所五年制高职学院分别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和北京京北职业学院。

  学校于5月21日、28日,6月4日、11日、18日、25日8时30分至15时30分,开放校园并接待家长和考生咨询。学校还计划举办“校园观摩日”活动,邀请考生和家长实地观摩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训过程、社团活动,参观学校的食堂、宿舍、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设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