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这是在水里,还是在云端。”“这是在玻利维亚被称为‘天空之镜’的盐湖。这里也是西语国家之一。”
“这是热情奔放的探戈舞,这是海鲜饭、吉士果……这些国旗代表的全是说西语的国家。”
这是北京市古城中学西班牙语实验班西语舞台剧《成长的足迹》的第一幕,也是西语实验班第一节课的情景。
古城中学西语实验班近日举行成果汇报会,高一西语班学生以第一届西语班学生为原型,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记录了西语实验班成长的足迹。
2012年9月,古城中学西语班成立,是北京市唯一一个以西班牙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实验班,填补了北京市除英语语种之外以西班牙语作为第一外语参加会考及高考的空白,同时填补了石景山区尚无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班的空白。在这里,西语是第一外语,英语是第二外语。
西语老师从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开始,为学生打开了了解西语国家的窗口。西班牙语虽然被称为“小语种”,其实一点儿都不“小”。西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仅次于汉语,有20多个国家近5亿人在说。
“学生要用西语问路,找到马德里皇宫,还要跟问路的人合个影哦!”这里的学生利用假期到马德里游学。校长李先平表示,每个寒暑假,西语班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感受西语文化,走进西语国家。除平时的课堂活动外,学校还开展了大使馆实习活动、西班牙语日庆祝活动等。仅在高一上半学期,范洁雯和同学就先后4次走进西班牙驻华大使馆,并与大使、教育参赞等交流。他们也曾多次在校内接待大使、西班牙学校师生等。
从一句西语不会说,到去西语国家游学,住在当地人家里,用西语沟通交流,每名学生的成长都看得见。西语班毕业生马浩忠(音)的妈妈说,孩子高考后去了秘鲁留学,古中3年的西语学习使他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孩子坚强、自信,利用西语特长在当地做志愿者、积极参加两国文化交流活动。“您就放心吧,我还应付不来那些‘小豆子’吗?”学生从自身零基础的西语学习,到可以给小学生上西语课。
“你好,再见”最后的微电影将每个人又带回当初,从第一次见面的“你好”到最后面对空荡教室的难说再见,3年的生活被“回放”,第一节课的未知与兴奋,学习西语的苦与乐,3年的点滴汇聚成难忘的成长瞬间。
李先平介绍,学校在近4年的发展中,与国内各大高等院校西班牙语系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与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教育处,委内瑞拉、墨西哥、秘鲁及哥斯达黎加大使馆建立了联系,并通过使馆分别与西班牙和秘鲁的学校建立了友好校关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学校正在与国内一线高校探索学分互认。
西语实验班课程丰富,分为中学基础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留学先修课程、就业先修课程、西班牙国家文化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六级,从基本学科素养到语言专业精修,从校内学习到校外实践,为有志于西语学习的学生提供全方位、多选择的教学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