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北京市徐悲鸿中学教学楼的大厅里有一面镜子,上面印有三个大字:“我美吗”,显示着这所美术专业学校对“求美”的独特诠释。
校长周小林表示,学习成绩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的本职在于全面育人,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作为美术高中,学校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在美的世界中获得成长和完善。
课程体系弘扬悲鸿精神
2009年,徐悲鸿中学由体制改革校转为一所美术特色公立高中,实行小班教学,采取个性化指导,定期聘请专家授课,经常和国内外多所同类学校进行艺术交流互访。
如今,学校的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专业联考本科合格始终保持100%的通过率;高考文化课本科上线率保持在97%以上。学校一直以“厚基础,宽专业,强技能,重创造”为办学思想。厚基础是指打好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美术专业基础;宽专业是指学生的技能不能仅停留在素描、速写、色彩等传统美术科目上,还要涉猎不同的艺术类型;强技能是指让学生熟练掌握绘画技能;重创造是指要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周小林介绍,这些培养目标通过学校的特色课程实现。作为美术特色学校,他们的课程有别于其他学校。学校设有三个课程体系,分别是德育课程体系、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文化课程体系。
徐悲鸿中学是以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名字命名的,一直强调要学习弘扬悲鸿精神,即悲鸿大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对学生提出“像悲鸿大师那样做人,像悲鸿大师那样作画”的要求,并通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课程实现。学校开展“6个1”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观一次徐悲鸿纪念馆,听一次“徐悲鸿的艺术创作与实践”讲座,读一本关于徐悲鸿的书籍,观看一部关于徐悲鸿的专题片,召开一次弘扬悲鸿精神的主题班会,清明节要为徐悲鸿先生扫一次墓。
在美术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学校开设了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基础等必修课,还开发了“具有美术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传统的水墨画、细密钢笔画等。学校每年还会组织学生下乡写生。美术学习要师法自然,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美术学习的素材,通过画笔关注自然、反映社会、思考人生。
在徐悲鸿中学,学生可以展开无穷想象力:用大米、黑豆拼成梦露像;用不同颜色的纸条粘贴成梵高代表作《星月夜》;用插画装点自己的语文周记;连每年的新生军训也要用画笔记录……美术与他们的生活形影不离。
学校的文化课程体系也与其他学校略有不同,各学科讲授的知识都尽量渗透美术元素。如语文学科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和周记,学生都可尝试自己配图;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可借助漫画形式呈现。周小林说:“制作插图和画漫画,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不但要读懂课文,而且要深入理解。”
学校出版配套美术教材
学校天窗的玻璃上画着学生的彩绘;走廊与大厅上展摆了学生的作品;心理教室、梵高吧台等都是学生的创作室与活动室;连桌子、围墙都是他们展现艺术的舞台——绘满了花花草草和动漫人物。走在校园里,你会感到这是一个多彩画笔笼罩的青春世界,更是成就人生的艺术殿堂。
由于市场上没有一套专门为美术学生上课使用的专用教材,学校依托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于2012年出版了一套必修美术教材,内容涉及素描、速写、色彩和设计。另外出版了《大栅栏胡同记忆画册》和《胡同古韵》丛书等辅助教材。
学校的美术教育强调六个融合,一是美术教育与思想道德融合;二是美术教学与科学融合,侧重美术与理科学科的关联,如绘画中的“透视”与物理学科的关系;三是美术与生物学科融合,画好一副人物或是动物作品,都要了解其中骨骼、肌理知识;四是美术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如剪纸、扎染技术等,学生可通过选修课学习;五是美术教育与社会需求融合;六是美术教育与纯粹艺术、实用艺术结合。
高二学生李梦璇从小就对美术很感兴趣,在中考前参加了徐悲鸿中学的校园开放日活动。她说:“中考加试的内容有素描、色彩和创作,其中创作科目给的题目是‘学习’,没有任何参照物,让我们用夸张的手法画出来。”目前美术专业课每周安排一天,一个班有20人,学生的绘画水平不一致,老师在课上实行分层教学。临摹时,水平高的学生就画难一些的临摹素材,水平低的就画简单些的临摹素材,老师再根据学生水平进行指导。回家后,她每天还要抽出时间练习绘画。“选择了这所学校,就比其他学生更早知道今后的专业方向。”李梦璇说。
2016年新增“1+3”培养项目招生
为给考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2015年本市中招新增三类市级统筹学校。徐悲鸿中学作为其中之一,首次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培养,开设美术素养班。2016年,该班将继续开设,计划招生30人。
去年录取的市级统筹生入校后与其他学生混合编班。由于统筹生的美术水平层次不齐,为了让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统筹生的美术专业课将单独授课,由老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高一学生邵婧轩是通过市级统筹三录取的学生,她说:“虽然我算是美术零基础,但一直对美术感兴趣。入学时,老师会从起稿教起,平时还有中央美院的老师给我们讲课,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去中央美院参观展览。我进步很快,现在美术水平已达到年级第17名。”
今年,徐悲鸿中学还新增了“1+3”类学校招生,面向城六区的所有初二学生计划招生50人。该班也将与中央美院联合培养,学生毕业时经艺术素养测试合格,高考考入有双培计划的市属高校后,可申请转入该校双培计划。有意报考的考生可自愿报名,经由初中校推荐,试验学校面试。进入本试验校的学生不用参加中考,直升高中。进入本试验的学生也可在初三退出试验,参加当年中考,但不再参加名额分配和市级统筹类招生。
周小林说:“以前学校的初三学生每年下学期就要停美术课,为中考做准备。而‘1+3’培养项目的出现会转变原有局面,学校也会为这部分学生重新设计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和整合,比如将物化生这些学科和美术科目融合在一起。”
—— 相关链接 ——
学校将于5月21日举办2016年招生政策说明会和校园开放日活动,时间为8时30分至16时。
今年徐悲鸿中学高中部共计划招生110人,提前招生80人,市级统筹三计划招生30人。“1+3”项目计划招生50人。7月2日,考生携带中考准考证、中考成绩单、体检表和一寸免冠近照到校现场报名,7月3日参加美术专业加试,加试内容为素描、色彩和创意速写,将按中考成绩和专业加试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