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中考将新增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生物等选考内容;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日前,备受关注的北京中考改革方案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对于新出台的中考改革方案,京城校长、教师们普遍认为,以考试引导教学,将以往更多对于试卷难度、题型的关注,转移到密切关注教学的导向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未来的中高考将考得更宽、更活,由此也将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促进教师教学的改革。
“教宽”促进教学以生为本
新中考方案明确指出,今后的中考将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较以往相比,北京中考将考得更宽泛。专家认为,“考宽”将影响教师教学改革。采访中,教师们认为,“教宽”将成今后教学的大方向。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教师王耘认为,今后的中考将提升命题技术,进一步淡化单纯的知识性、记忆性考查,更多挖掘历史学科的思想方法,重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及运用学科能力解决学科问题、提升学科认识的人文价值的考查。
“初中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有益。”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教师刘艳辉认为,初中阶段就是学生厚积的阶段,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积累。初中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宽”一些,宽的关键是增强初中教育的拓展性。从“考宽”、“教宽”、“学宽”三个方面综合施策,用“考宽”撬动“教宽”,用“教宽”引导“学宽”,引导初中学生多读、多看、多实践,重视积累,拓宽视野,广泛涉猎,自由交流和表达。
在此背景下,教师的“教宽”就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四中顺义分校教师马山认为,课堂教学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学生有着许多天然的需求,诸如探求未知的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合作交往的需求等。而教学的根本之道在于,让教学回归本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内化、升华,真正乐学、会学,获得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认知舞台,使他们不断增强探求新知的能力。”马山说。
在未来的中考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将成为学生的考试内容,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每科均有10分为实践活动内容。这也意味着学生要把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对此,北京市龙潭中学教师刘丽烨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课堂中去学习,鼓励学生到教室、学校外面去实践,积累综合实践能力。
“增强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提升经典文学作品、红色主题作品的阅读量、改变作文教学程式化现状、下大力气尝试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势必将会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北京市第八十中体育运动学校老师田昕说。
“考宽”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新的中考方案明确提出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个性成长。要做到这一点,显然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中高考的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学校开放办学也将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成长土壤。
针对中考考试科目的增加与可选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李有毅表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选课指导;在课程设置,学科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引进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寻找兴趣点,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依据。
针对中考涉及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北京十二中将完善学生学业成长过程的记录。加强学科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多样性研究。学校也将完善走班制与行政班并行管理,并寻找两者最佳契合点,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校长张金星说:“中高考新变化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生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新的布局和调整,要以学生的实际获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开发学生潜质、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标。”怀柔三中将尝试把课程的开发权和选择权交给师生,使学校课程安排、教师调配、学生管理等制度尽快适应中高考的改革。
中高考的改革将促进学校进一步把学生的实际获得放在办学首位。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纪世铭介绍,学校针对毕业年级的差异性学习需求,教研员与老师们一道,制定分层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促进初中学生拓宽能力、高中学生厚积薄发。
“学宽”鼓励学生个性成长
在未来的中考中,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外,学生可以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五科中,选择其中三个科目参加考试,物理、生物(化学)中要至少选择一门。此举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那么,新的中考方案将引发教师的哪些思考?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李欣表示,中考改革方案最让人欣慰的是将历史、地理、思想品德三科纳入中考备选科目范畴。北京市现行的中考方案对于许多不太擅长理科、人文功底深厚的孩子来说,不仅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使他们在若干次的模拟考试中远远地落在了理科突出的孩子后面,这样容易让他们失去自信,严重的甚至会自暴自弃,损害身心健康。随着中考新政的出台,相信各中小学会把重心也放在历史、地理、政治上,这些大家口中的“副科”将逐渐引起学校、学生、家长的重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考试的变化也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顺义区教育研究考试中心教师刘艳辉举例说,这意味着教师将设计各式各样的学生活动,课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实践、多表达、多展示,做中学;学生设计方案,开展科学制作、小组竞赛、协作互助。课下学生做手抄报、自编自导自演话剧或舞台剧、诗歌朗诵、社会调查等。安排这样开放性的活动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坚定学习的信心。
9种科目组合,鼓励考生发挥特长、强化优势
同分不同质,分值折算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