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如何冲刺期末考

发布时间:2016-01-11 期号:

语文:重点掌握应知必会知识点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王欣表示,考生要在考前几天把复习重点放在应知必会的基础知识点上。

  现在语文考试增加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这对考生来说是个挑战,因为平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文言文,缺乏语境。为了更好地找到语感,考生考前每天要阅读几篇课本外的文言文,做几篇文言文阅读题。

  作文也是语文考试中的重头戏。往年考试中,考生常见的失误就是文章头重脚轻、跑题。而考场作文考查考生的快速构思。为了防止出现跑题、逻辑混乱等情况,考生考前最好练习写作文提纲。考生可把近几年各区县期末考试、“一模”、“二模”的作文题拿来集中训练。拿到题目先用5分钟审题、构思,花10到20分钟完成小提纲,使文章逻辑清晰、紧扣主题。这种训练考前每天都要做。

  考生答题时要规范书写,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不要写潦草字、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尤其不要写似是而非的连笔字。这些都要在考前练习中加以注意,养成习惯。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数学:紧跟老师节奏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数学教师邱静表示,期末考试是全区统一考试。各校老师都会花功夫准备教学计划,带领考生一起备考。考生不妨紧跟老师节奏复习。

  基础知识方面,考生要反复练习,争取不在这类题目上丢分。

  能力方面,考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考试内容方面,几何主要考查圆、相似和旋转,考生复习时要学会分析图形结构———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要分析每一个条件,否则遇到复杂的几何题就要花更多时间才能得到结果。代数部分主要考查方程式和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考生复习时要认真读题,准确计算,加入口算。能用口算得出结果的题要迅速算出,以节省时间。

  答题策略方面,对于一些选择题,首先用排除法,其次用特殊值法,最后才是准确求值法。如果能通过猜、量得到结果,可以先猜测,再严格推导。因为数学本身也是从猜想开始的。

  此次期末考试,考生不用过于紧张。从入学开始不断有月考,也有期中考,考生并不缺乏知识、能力、考试经验的积累。另外,期末考试只是阶段性考试,与真正的中考还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考生要放平心态,轻松上阵,去争取理想的成绩。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英语:课本不能留死角

  北航实验学校初中部组长刘晶表示,期末考试重点考查的是九年级6至10单元的内容,虽然题型与期中考试时一致,但难度要比期中考试更大。期末考试的内容不会脱离课本。考生考前要回归课本,不能留死角。每单元的重点词汇、词组、句子都要牢记,重点课文要背诵,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要扎实。课本上的录音,考生要每天都听,还要跟读。

  考前保持语感、语境很重要。考生可将去年各区县期末考试试题做一遍,最好能坚持每天都做一套,这样效果最明显。如果时间不够,至少也要保证隔天做一套,耳朵要一直处于敏感的状态。

  做阅读题时,中等水平的考生要突破自己,把分析文章、归纳主题、划分布局层次等基本技能练好。基础较好的考生可重点做一些推断题,在练习中归纳解题技巧和套路。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时间、地点等关键词都是阅读题中要格外留意的地方。找到这些关键点,可以快速理清文章大意。回答问题时,考生要将意思表达清楚,不要出现语法错误。

  练习写作题时,考生要注意积累相关素材。不管是基础好还是不足的考生,在练习写作前都要先打草稿,列出写作提纲、内容重点、谋篇布局,正式考试时也要按这个步骤来做。写出来的作文要条理清晰,赏心悦目。(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物理:期末备考看准中考变化

  门头沟区物理教研员王志刚提醒,中考物理有变,考生期末备考要下对功夫。

  根据中考《考试说明》的变化,计算题难度降低。考生的主要精力不能再放在“刷题”上,要在实验题上多下功夫。实验题分值增加,说明考的范围更大些。考生要结合课本中的实验及初一、初二科学课的实验亲手做一做。没有条件的考生可多看视频学习。实验题其实不难,弄懂了就是一层“窗户纸”。但没见过、没做过,只凭空想象,是写不出实验步骤的。此外,考生还要注意阅读理解题。这些阅读材料将给出新知识,让考生解决新问题。考生要练习如何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有用信息,要知道哪里需要详读、哪里需要略读,否则可能会读不懂题。

  对于物理期末考试的复习,考生要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应用,并善于联系实际,注意中考新变化,不要沉浸在之前的中考模式中埋头“刷题”,避免做无用功。

  (北京考试报特约记者 刘 婧)

 

 

 

 

化学:分模块复习找知识漏洞

  化学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化学教师宋晓萌建议,备考化学期末考试,考生可从模块入手,有针对性地做题,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此次期末考试,考生学过的内容分为“基本实验和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五个模块。考生要总结归纳每个模块所学内容,了解各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再将五个模块内容串起来,也就是重新整合所学内容,达到融会贯通。

  考生经过一轮快速模块复习后,接下来要有的放矢地做“错题”,认真总结自己在前一段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模块复习中发现的学习漏洞及易错内容重点做题,提高效率。考生不要将所有相关题目全部再做一遍,这样的“题海战术”效果反而不好。

  北京市中考试题近些年改革力度较大,关注价值观、核心素养等多维角度,力图引领教育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知识内容的考查要求逐年降低,考生每年的平均分都在上涨。对考生来说,备考主要是落实基础知识。

  (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海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