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幸福学校 育儒雅少年 ——走进丰台区长辛店学校

发布时间:2015-10-2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文并摄

  京西卢沟桥畔有一所学校,这里的学生个个温文儒雅,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在这儒雅的校园里,开发儒雅课程,培养儒雅学生。从教育手段、教育内容、课程建设、学生成长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儒雅教育特色的育人体系。如何办好家门口的学校?长辛店学校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学科拓展,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

  天安门往西25公里,千灵山下、永定河畔,坐落着长辛店学校。她似一株荷花,正含苞待放迎接朝霞,也迎接着清晨的每个学子。

  “叮叮”“当当”……10月16日上午9时,丰台区长辛店学校中学部的一间教室里传来阵阵敲打声。走进教室,只见学生正用小榔头敲打着剟针,剟针下面大理石板上覆盖着画纸。八年级男生刘瑞棋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沿着荷花的轮廓线细细敲打。他剟出的荷花图画面清晰、深浅适度,甚至比女孩子的作品还要精致。

  任课教师胡旭东说,《剟画》课融合了劳技、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劳技老师讲剟画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老师讲如何写剟画日志;美术老师讲如何欣赏画作等。课程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和技能,还磨练了学生的耐心、信心和意志力。

  七年级3班的教室里,在上《衍纸畅游京剧世界》的美术课。秦方同学将不同色彩、长短的纸条,运用卷、捏、粘的方法做出的《丑角》。作品俏皮可爱,色彩艳丽,得到了同学的一致好评。

  看似好玩的课程蕴含了老师的大量心血。剪纸、数独、书法、剟画、英语棋等校本课程,都是学科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研究编制而成。校本课程《诵国学跳皮筋》《绳韵》,均由舞蹈、体育、国学教师合作创编,学生边跳皮筋边背《三字经》、《弟子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多元生活,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

  “写一手漂亮汉字;赏析一百首古诗文;学会一种民族舞蹈;掌握一项民族体育运动技能;了解一门地方戏曲艺术。”从丰台区长辛店学校走出去的学生要掌握这五项基本技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学校的社团里,有一个白净可爱的“红人”,她叫小念。几年前,她是另外一番模样:厌学、不完成作业,甚至旷课、逃学。家长无奈找到学校,任课老师专门坐在一起为她开会。他们发现小念对舞蹈有偏好,于是大家商量要给她创造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一段时间下来,小念渐渐变得阳光开朗,每天按时上下学,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如今,她既是学校鼓号队的指挥、模特队的队长,又是舞蹈队的领舞。

  多元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忙碌充实,在被认可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自信,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了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优势,学校还开设了民族舞蹈、十字绣、雨荷模特队、茶艺社、扬琴、空手道、书法绘画、剟画、科技等25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养成教育、社会大课堂等形式多样的书法和艺术节活动,也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经历成长。

  几年来,学生参加市、区、校级各类比赛的参与率达98%。学校也成为丰台区校本课程建设先进校。

 

儒雅教育,让学生一生受益

  “老师好!”无论是教学楼里还是操场上,都能看到学生穿着整齐、面带微笑地向老师问好。

  上午10时,全校师生在操场集合。音乐响起,学生们脚步扭转,手势与身体配合着,时而原地舞动,时而搭配转圈。动中有静,快而不乱。长辛店学校的课间操将校歌和北京平四的基本舞步自主创编的校园集体舞相结合,将音乐、舞蹈、体操融为一体。没有了课间操的枯燥,师生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校长王立华说,学校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做奠基。长辛店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生源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尤其重要。要让家长满意,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有教无类。学校从教师的修养入手,通过读书、朗诵、书法、绘画、戏曲等课程,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教师成为端庄厚德、博学多艺的儒雅教师,学生才能成为有信仰、有教养、有文化、有才艺的儒雅学生。

  学校给老师提出了“轻声、微笑、俯下、多艺、包容、分享”等24字要求,秉承“每个孩子都是好样的”评价理念,制定了《儒雅课堂评价标准》,从课堂教学的儒雅气质、得体的谈吐、睿智的教学等方面为教师打分。

  王立华说,教育之难,难在落实。为了让学生成为貌端品正、阳光进取的儒雅学生,学校落实儒雅教育,从老师到家长,给学生创建多元环境。学校也被评为“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