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上周末,市教委发布面向社会征集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的通知。今后,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单位可参与北京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课程。
申请单位要符合3条件
通知指出,鼓励各资源单位,特别是教育系统各重点实验室,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壁垒,组成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协作体,构建开放性学习服务平台。
刚刚颁布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中明确要求,将在七、八年级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渗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和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博物馆、企业、社会团体等单位参与开发、实施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想申请成为资源单位的社会单位要满足以下条件:能够开发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具有开展开放性科技实践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具有开发和实施开放性科技实践活动的专业科研、技术人员或科技教师,在数量上不少于5人,至少有三分之一人员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每个活动项目单次接待人数以20—30人为宜,一般不少于10人、不多于50人。
资源单位质量不达标可淘汰
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其中初中科学课程10%的课时体现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上。
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面向初一、初二年级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发展需要,从自然与环境、健康与安全、能源与材料、机械与制造、数据与信息等领域选择和确定。主要采用“主题课”形式实施,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及工作日15:00—17:00,每次2小时,其中不少于三分之二为学生动手实践时间。活动项目内容着眼于贴近学生生活,设计基于现实的、开放式的、探究性的活动。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将定期对活动项目资源进行评价改进,更新补充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库,保障资源质量。关注项目实施过程,强化过程性评估,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实际获得。对于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资源单位和活动项目,实施预警和淘汰机制,确保资源单位的资质和活动项目的质量。
7月30日起申报
符合条件的社会单位可在7月30日至8月10日期间,登录网站http://openlearning.bdschool.cn,填写相关材料。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出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资源单位与活动项目。
入围的资源单位按照规定制作活动项目的多媒体简介资料,并在8月25日前登录指定网站提交,经审核后面向全市初一、初二学生发布。资源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的实施,落实场地、师资、材料等基础条件。
通过审核认定的单位可以上传课程,课程审核合格后,即可接受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