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提起素质教育,很多人并不陌生。但素质究竟是什么,恐怕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可以衡量。而今年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素质养成计划——本市首个新体系素质班,纳入“市级统筹”招生计划。进入这里,学生可以与音乐为伍,在悠扬旋律的陪伴下度过3年时光。
新体系素质班究竟是什么?
新体系素质班虽然名为新开,但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早在2009年,学校就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先后在十八中初中部和小学部引进“新音乐教育”,这正是今天新体系素质班的雏形。
走进学校的音乐教室,学生不是正襟危坐在课桌前,而是随意散坐在地板上。讲到高兴之处,老师和学生会一起蹦蹦跳跳地感受节拍。“想教学生一种节奏,坐在这儿念或是只让学生拍拍手,他们未必能学会。”音乐老师郭赫说。“新音乐体系教育会结合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教学生一首歌,并不是强调音准,而是其中的音乐情感。教体态律动时,甚至可以让学生打打滚儿。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感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上了这门课,学生性格放开了,思维更活跃,更敢于尝试。
十八中党委书记魏韧说,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息息相关。学校通过艺术素养培养,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未来,除正常进行高中教学外,新体系素质班还会将音乐素质课程和文化课程融合。高中每周七分之一课程将涉及与音乐素养有关的内容,如部分学科将以音乐教育为主线,整合历史、政治等各学科知识,让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加深对文化课内容的理解学习。该班文化课程由十八中优秀教师授课,新体系音乐课程全部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授课。
上新体系素质班
是否将来学音乐?
如果学生没有音乐基础怎么办?“入校后,我们会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量体裁衣,设置课程,让其三年后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魏韧解释道,“当然,如果招来的学生各有特色,比如有些擅长管乐,有些擅长器乐或民乐,在以后的培养中会对他们分层分类,设计不同的标准。在文化课上,学校也会为将来的外培计划做准备,既要求学生文化课程成绩达到市属高校要求,又对英语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
很多家长关心“上了这个班,是否意味着将来一定要报考音乐院校”。事实上,经过3年学习,学生能达到一定的音乐和文化课素养水平,与普通班学生一样正常参加高考等升学考试。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在音乐专业素质、潜能方面表现突出,且有这方面意向,也可选择升入音乐专业院校深造。
新体系素质班毕业的学生如在高考中考入市属高校,会被直接纳入市教委的外培计划。也就是说,该班学生如考入市属高校就读,可到国外进行2年免费访学。此外,学生如考入全国53所普通高校,可成为高水平艺术团成员。
什么样的学生能报考?
新体系素质班今年计划招生90人,入学没有音乐基础限制,以中考成绩为录取依据。其中,面向全市投放60个计划,面向丰台区投放30个计划。报考该班的学生要住宿。
魏韧说:“新体系素质班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音乐班,也并非招收音乐特长生,而是招收具有‘双高’潜质的学生,既要有良好的文化课基础,又最好具备相应的音乐基础。因为学习音乐需要一定时间和天赋。”
填报志愿时,学生如果不是真对音乐有兴趣,不要将新体系素质班作为单纯的升学通道,要谨慎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报考。虽然“零基础”学生也可报考,但如果不是热爱音乐、又没有音乐兴趣爱好,很难顺利完成3年课程。
今年,学校整体招生计划为255人,比去年增加15人。其中,新体系素质班90人,区级名额分配60人,统招105人。去年,学校统招分数为523分。新体系素质班招生属于“市级统筹”招生,与名额分配录取属于同一批次,都在统招录取的前面。如果被新体系素质班录取,考生将不能再参加统一招生录取。
— 相关链接 —
外培计划是由市属高校与海外境外知名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市属高校每年输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境外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访学活动,期间享受北京市关于外培计划的免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