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钱学森之名

发布时间:2015-05-1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北师大附中有两块牌匾,一块在校门,另一块在校内,上书同样五个大字“附属中学校”。浅灰色的长条方砖上,是斑驳历史深深的印记,在这里,无需为它的沧桑百年而骄傲,因为骄傲已是每个附中人骨子里难以磨灭的烙印。

  百年老校,名人辈出,邓颖超在这里讲过课,钱玄同、石评梅在这里当过老师。然而,在所有这些或已被遗忘或仍被铭记的过去中,“钱学森”这个名字影响最为久远。实验班以他命名,活动、书籍以他命名,校园里甚至有一座小楼作为专设的钱学森纪念馆。选择师大附中,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严谨又夹杂着浪漫的精神,选择了一种“和钱学森做校友”的骄傲。

 

  北师大附中有两块牌匾,一块在校门,另一块在校内,上书同样五个大字“附属中学校”。浅灰色的长条方砖上,是斑驳历史深深的印记,在这里,无需为它的沧桑百年而骄傲,因为骄傲已是每个附中人骨子里难以磨灭的烙印。

  百年老校,名人辈出,邓颖超在这里讲过课,钱玄同、石评梅在这里当过老师。然而,在所有这些或已被遗忘或仍被铭记的过去中,“钱学森”这个名字影响最为久远。实验班以他命名,活动、书籍以他命名,校园里甚至有一座小楼作为专设的钱学森纪念馆。选择师大附中,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严谨又夹杂着浪漫的精神,选择了一种“和钱学森做校友”的骄傲。

 

钱学森班,理性为骨艺术相辅

  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路转过几个弯,一个银杏树环抱的小园将两栋红檐灰瓦的小楼分隔开来。其中一间没有桌椅,只有一个个浅草色的蒲团,低台之上供老师盘膝而坐。这里模仿的是孔子授道的场景,如今可供学生上国学课。另一间内,几张八仙桌参差摆放,墨漆大门黄铜门环锃亮,仿佛带你回到了“三味书屋”的年代。这里是学生们上鲁迅文学选修课的场所。再往前行,一座二层小楼沉静伫立,四进间的一层全部被辟为钱学森纪念馆,由于是上课时间,诺大的屋子里静无一人,更容易将你卷进历史长河的汹涌波涛之中。走上一圈,几个转身之间,你便会明白这所学校与钱学森如何结缘,这段缘分又是如何深厚。

  校办公室老师温雅介绍,钱学森先生在这里渡过了自己的中学生涯,对他一生影响很大的人中,近半都是附中的老师。2012年,学校开设了钱学森实验班,将钱老的求学精神、处世态度继承了下来。

  在钱学森班,“人格”与“素质”是无法忽略的两个词汇,先要人格优秀,然后足以立学问。就像钱老曾经说过的那样:“附中的学生并不刻意追求满分,能考80分以上的就是好学生,但这80分是真正学到的,扎扎实实的知识。”

  在这里,科学与艺术就像钱老的一生般完美融合。与普通班学生的纯鉴赏不同,钱班开设的艺术课更注重实践。学生在高二可分项选学,自由分组,经过一个月或两个月还可以换项目学习。目前,学校已开设声乐、摄影、钢琴、舞蹈、陶艺和素描6个项目。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钱班的学生能达到自行创作的水平。

 

钱学森班,课程多样目标多元

  副校长王莉萍说,2015年,钱班计划招2个班,每班30人。其中30人通过中考产生,其余学生在入学后通过考试选拔。参加名额分配的考生如果在入校时分数超过统招分数,可自然进入钱班。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更适合这个班。

  钱学森班的课程究竟有多么丰富?除国家基础课程外,钱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大学先修课;增设《伦理学》,突出人格教育;开发《SLD课程》和《艺术实践与创新》专修课程,强化外语能力,发展创新思维。面向全校师生,钱班开设“基石课程”,针对每名学生有“个性发展课程”,50多门“智趣课程”更让人眼花缭乱,诗词鉴赏、青春阅读,甚至还有很多课程是利用社会资源开设的。大学教授开讲座,毕业生回校谈媒体设计,模拟联合国,生态伦理学……无论是喜欢物理、数学,又或是喜欢艺术的孩子,无论想向哪个方向深入探究,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的内容。

  钱学森班的学生还能独享一门“卓越课程”,让学校与生涯规划结合起来。王莉萍说,目前的卓越课程分四个方向,一是培养学生的学科学术力,让学生达到一个很高的学术水平,甚至与大学接轨。为此,学校会邀请北大、北师大等高校老师来讲课。二是突出学生学科学习的实践能力。学校的实验室常年对学生开放,如果想利用午休去做实验,只要提前跟老师约好,就能直接去。每年的香港、上海、美国游学,更是为学生打开视野。三是用学校自己设计开发的《SLD课程》为学生培养未来发展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课程已开设的两个话题为两性社会地位和动物福利,都是与社会、自然紧密结合。四是培养领导力和合作精神,通过班级管理,社团活动和双班长轮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目前在校生组织和社团中,大部分干部来自钱学森班。

 

钱学森班,分层走班分类教学

  北师大附中实行“不完全”的走班制。学生参加入学分班考后,按成绩分为4个实验班和4个平行班。学校英语、数学、物理和化学4科目进行分层教学,基本上可分为A、B、C、D四层。其中A层为大学,竞赛水平,B层难于高考水平,C层为高考水平,D层为会考水平。实验班的学生从高一入学就开始走班。走班前,老师会告诉学生每层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成绩,给每名学生可选择分层的范围。平行班的分层放在高一下学期,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在北师大附中,英语课是一个亮点。学生上课基本不用国家教材,老师只从中选择10%至20%的内容,其他是由老师自己筛选准备的材料。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全英文资料,学生读取后获得基本观点,随后通过自行搜集整理材料,归纳出自己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再分小组进行辩论。

  北师大附中对学生加工能力的培养十分突出。很多入校时成绩不算太好的学生,毕业时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曾有一名学生进校时全区排1200名,高考时全区排第12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