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孙梦莹 文并摄
5月9日,2015年中考体育特长生全市统一测试在首都体育学院进行。在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14个大项的测试中,785名中考体育特长生在青春的起跑线上向着未来冲刺。
努力与汗水,拼出未来
早晨8点,首都体育学院内已是一派热闹景象。田径馆北门外,各个大项的检录处已经开始检录。与前些天比起来,当天的天气稍有些冷,很多考生在做慢跑等热身活动。田径场内,跑道上的起跑线已经在迎接着这些年轻的考生。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张小鹰的右侧大腿上贴着荧光粉色的肌效贴,在参加田径考试400米跑步测试的考生中尤为显眼。这次特长生体育统测,张小鹰是带伤参加的。考前一个下雨天,他骑车滑摔,肌肉轻度拉伤。但他不愿失去这次难得的考试机会。“为了在特长生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2年以上的努力。”与他同组考试的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学生仇嘉润已经系统训练了5年,他说:“冬天练田径,风吹得脑袋疼;夏天出汗多,干累干累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陈思航也是初一开始练跑200米和400米的。3年来,他为体育付出着汗水,升入十二中高中部是他的梦想。
在测试现场,跑步是很多考生必考的项目。参加中长跑的考生和跳跃项目的考生要测100米,足球项目考生测30米跑,排球项目考生测60米跑,定向越野项目考生测试800米或1000米的耐久跑。无论长跑还是短跑,在努力与汗水中,这些体育特长生都在为未来拼搏。
体能与专业,拼出精彩
在统测现场,考生熟练而专业的动作让很多师生为之叫好。
排球馆内,女子排球项目扣球考试正在进行。5号考生的扣球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连考务老师朱岩也忍不住喊道:“好球!”5号考生袁涵畅来自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球速快、有旋转、力量大,发出‘砰’的响声,这样的好球也许还能获得加分。”袁涵畅笑道。排球项目考务长、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老师吴钺介绍,排球测试不仅考核考生传、垫、发、扣的技术基本功,还考察身体素质。
在男子排球测试中,北京市三帆中学的刘皓宇正在测试36米移动,只见他先是前后两次单手触3米线,后是左右向中线移动、用手触边线,来回两次。这种速度和力量的控制,考生要无数次练习。东城区体育局老师魏金祥介绍,排球项目的素质测试包括身高、60米跑、立定跳远、助跑摸高、36米移动,5项共占总分的60%。
技术与成绩,拼出满分
在田径场的南侧,几名女生正在做高抬腿运动,为女子跳高专项测试做准备。试跑后,两名考生用胶带在地上粘了几个点,用来记录助跑路线和步数。比赛开始后,几名考生轻松通过了起跳线。1.44米、1.48米、1.50米,随着杆的升高,难度越来越大。当杆升到1.54米时,北京市顺义区第二中学的张琪弧线助跑、起跳、纵身一跃,第一次顺利通过,连现场记分的老师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张琪说,跳到1.54米还算满意,当天13度的气温有些低,但为取得好成绩,还要穿着专业的背心和短裤,跳完一次赶快披上外套并放松肌肉。北京市第三中学老师邓莹说,在跳高专项测试中有4名考生达到了1.56米的满分成绩。
参加特长生体育统测的考生中藏龙卧虎,标枪项目的谭一杰曾在全国中学生比赛中获标枪组第三名。在这次测试中,她第一个参加考核。持枪、助跑、弯曲的左腿做迅速有弹性的蹬伸,胸部前送带动小臂运动,把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和手指作用在标枪上,掷出漂亮一投。标枪稳稳地扎在草坪上,越过了标示着满分的小旗。女子标枪重达600克,练好它可不容易。谭一杰介绍:“掷标枪最难的在于翻肘动作。”周一到周五,她每天下午做两节课的力量和技术训练,周六还要练一整天。寒暑假时,每练一周休两天。今天一掷满分全得益于这样刻苦的训练。
据悉,全市统测合格考生名单于5月15日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wwkobo.com)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