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文并摄
北大附中,热爱它的学生称这里为“银杏纷飞的地方”。在这所学校,你可以尽情挥洒青春,随意安排一天的课表,参加任何一个你喜欢的社团……就读于明德书院的高一学生刘羽扬说:“这并非无秩序、无止境的自由,你需要为自己的每一堂课负责,为自己能否坚持负责,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不同科目教室不同 老师坐镇学生走班
北大附中是全市最早实行走班制的几所中学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走班制?一位曾就读于北大附中的学生给出了简单明了的答案:我们不再像传统学校那样,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而是按不同课表去不同教室上课。
走在北大附中的教学楼里,每间教室门口都贴着一张课表,上面没有语数外物化生等眼花缭乱的名目,只有一门科目,一两位老师的名字而已。如果有学生选择这门课,只要在上课时间,带上相关资料来到这里即可。教室里宽大的讲台就是老师的办公桌,不按顺序摆放的桌椅、随处可见的相关书籍和材料,无不彰显着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副校长徐丹说,走班制让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不是大锅饭,而是让每名学生都能吃饱。学习吃力的孩子可以选择C级别课程,学有余力的可以选A+级别,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
自由是否会导致无序?这恐怕是不少家长心中的疑问。而在北大附中,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刷卡,如果没有到校,学校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观察到,并立即通知家长;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考试情况、存在的问题,家长都能随时通过网络实时查询掌握,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个性课表人人不同 私人订制因材施教
北大附中没有实验班,设有行知、元培、博雅和道尔顿4个学院。其中,行知和元培学院主要针对参加国内高考的文理学生,博雅和道尔顿学院针对出国留学的学生。由于培养方向不同,四大学院设置的课程也不尽相同。
在行知学院,课程主要围绕国家基础课程,即高考的9大学科展开,课程设置包括语言、数学、科学、人文等领域7个学科,约160门课程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对各个学科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元培学院,课程定位以理科为主的学科深入学习,强调学生对某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与大学自主招生衔接,含竞赛培养方向。课程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5个学科24门核心课程。
博雅学院的课程偏文,课程主要包括文、史、哲3个方向27门核心课程。与元培学院相同,其课程标准均远高于国家课程标准;不同的是,元培课程针对自主招生设置,博雅针对出国方向(国外文科大学)的学生设置。道尔顿学院课程(即国际班课程)定位的是外文课程,采取小班教学,为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设置。
高一学生辛迪说:“北大附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因材施教。学校对所有科目都设立了难度大、思维深的荣誉/元培课程。像我报的化学荣誉课程上,化学老师通过大量实验与生动深入的讲析,让我们从一开始单纯为实验而兴奋,到学会严密地探究、探索科学”。
七大书院选拔进入,按照兴趣各有侧重
在北大附中,有很多带大落地窗的房间。每个房间风格各异,有的摆着一台大屏幕电视,有的放置了一台咖啡机,还有的摆上了一只大大的泰迪熊……这就是学校著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明德、至善和新民7大书院。
明德书院的张宇晴说,书院是学生除上课外呆的最多的地方,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随意,大家组成一个大家庭,互相帮助。你可以坐在沙发上看书,也可以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讨论问题,还可以戴着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题。只要不打扰别人,你就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
每个书院大约几十人到百余人不等,都有学生自己设计的独特院徽,如格物书院是一只昂首雄壮的狮子,明德书院是一只狮鹫,诚意书院是一只灵动活泼的蜂鸟。至善书院的张青阳说,虽然现在各个书院之间没有明确区分,但由于历史沿革,每个书院的侧重仍不同。如新民书院偏重于未来出国、明德书院偏重于竞赛,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选择。
从去年报名情况看,明德书院和诚毅书院最受学生欢迎,报名火爆。明德书院高一年级的石玉鑫说,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有5天的入学教育,学生在对书院有一定了解后,可自愿报名参加某个书院,每人可填3个志愿,由各学院的学生委员会进行考核后决定。如果在进入书院前可以认识学长学姐,会增加进入书院的可能性。学生被分配后,不能再更改自己的书院。
元培计划9月推出 项目计划招收60人
元培学院院长于璇说,今年,北大附中将在9月新生入学后首次启动元培培养计划,学生入校后申请选拔进入,计划招收60人左右。所有学生都有资格申请,最终人选由元培计划委员会考核、录取决定。
元培计划旨在招收综合素质优秀或在某些方面有特长,也就是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该计划为这些学生提供专属课程和特别指导,最终将其培养成为能深入探究、有跨学科思想、具备批判性思维的创新人才。
该计划最大的亮点是对每名学生提出量身订制的培养计划,计划内容由学生、家长和元培委员会老师共同协商。“是出国还是高考?每学期、每阶段的目标是什么?这都是计划需要考虑的内容。培养过程中还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计划。”于璇说。此外,元培计划还会在学生专长领域提供个性化的小班讨论式研究课程,如组内每名擅长数学的学生做好计划后,大家共同进行小组讨论和测试,共同进步。
元培计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班,其课程包括元培荣誉课程、核心课程和大中衔接课程三类。荣誉课程强调实验动手能力,这些实验并不仅是书本上的教材实验,而是解决深入问题、有一定难度的大实验,有些实验甚至需要做几个月时间。而大中衔接课程可以让学生参与大学先修课程,还能进入北大学习通识课程。
今年计划招生420人
2015年北大附中计划招收420人,其中统招360人,国际班招收60人。统招计划中,面向海淀区招收310人,其他区50人。海淀区统招计划中包含名额分配92人,比去年增加23人(具体招生计划以《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简章(2015年)》为准)。
据了解,去年北大附中统招最低录取分数为544分,名额分配(优质高中)录取分数线为557分,名额分配(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为552分。2014年学校共有314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18.5%人进入清华北大,55%进入“985工程”高校,75%进入“211工程”高校。国际班57名学生收到美国排名前50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