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后 突破“瓶颈” 对症下药

发布时间:2014-10-2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徐 凡)开学以来,通过月考和小测试的检验,很多初三生发现自己虽比以前更努力,上课、下课都按老师的要求复习、预习,但成绩并没提高。有关老师提醒,出现学习“瓶颈”的原因有多种,考生要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初三生冯庆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在这个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验中,数学、物理的成绩都没有提高,心里很着急。还有不少像他这样的考生,背课文、背公式、记单词,每天都学到很晚,但月考成绩并没有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不仅考生着急,家长也很疑惑。

  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师杨革华表示,进入初三后出现这样的问题很普遍,特别是有些在初一、初二阶段学习成绩很好的考生。进入初三后,他们很努力地学习,但成绩就是难以提高。杨革华认为,想要解决学习“瓶颈”问题,先要找准原因。部分考生可能因为对考试有恐惧感,看见卷子脑子就懵,老师讲卷子时又恍然大悟;部分考生是心理焦虑,因为一次没考好,又没能调整好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对成绩不理想的科目产生恐惧;还有部分考生因初三作业多、课程多,有些应接不暇,没能及时掌握正确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以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学习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消除学习“瓶颈”的好方法,例如预习、复习、做摘要、写提纲、记笔记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预习和复习,每次做课后作业时要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和知识点,在下一次课前做好课程内容的预习,这样坚持下来对学习很有帮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