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线 从金奖技工到金牌教练——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师王展超

发布时间:2014-05-12 期号:

 

  10年前,他放弃本科院校,选择技工学校,在这儿,他屡获北京市和全国数控大赛冠军;10年后,他放弃高薪单位,选择留校任教,在这儿,他教出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冠军。他是享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学校“拿研究生都不愿换”的高级技术人才———王展超。

  “一年365天,我有350天都在学校。我没有办公室,但你不用担心找不到我,因为我一直在车间。”联系采访时,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师王展超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早上7时30分,伴着巨大的轰鸣声,王展超每天会准时出现在机床车间,指导学生开始作业。“我们正在备战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和第6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总决赛。为这次比赛,我和学生已经准备了2年。”

  2004年高考后,王展超的成绩本可上1所二本院校,但他却选择了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数控系。入学当年,恰逢第1届全国数控大赛在校举行。亲眼目睹大赛全程和选手作品后,他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课堂上的机械基础、工艺基础、刀具与材料等实操成了他的拿手好戏。

  2006年,他从学校4个数控班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代表学院参加第12届北京市工业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工组总决赛。“当时,谁也不知道考什么,选手必须苦练基本功,什么都得会。强化训练时,我们每天练十三四个小时,胳膊都肿了。”决赛时,面对从全市124个单位中选拔出的130名技术尖子,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发挥,取得学生组第1名。“当时,只要在北京市级数控大赛拿第一,即可升级为技师。也正因此,我成为那届最小的技师。”当年10月,他代表北京市参加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又斩获数控车工学生组冠军。

  凭借丰富的大赛经验和优异成绩,王展超被学校任命为学生的数控加工实训指导教师。做了教师的他从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看学生比赛比当年自己比赛还紧张。”他的良苦用心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成功。2009年9月,他指导的选手陈智勇获得全国数控车工职工组冠军。2012年2月,他带领的学生王帅参加第42届世界数控大赛全国选拔赛,以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中国数控车集训队;10月,他培养的选手尹冬冬获得数控车工学生组冠军……由此,他被评为“北京市金牌教练”。

  一项项荣誉不期而至,王展超也声名远扬。一位学生说:“我们到好几家单位应聘,他们都说,只要是展超的学生,我们要!现在,王老师已经成了我们就业的品牌!”

  “你拿过冠军,毕业时有很多单位可挑选,收入也比留校任教高,为什么选择留校?”面对疑问,王展超说:“我选择留校是出于感恩!我想,如果不是学校的培养,我怎能有参赛的机会、怎能拿到名次?留校任教,是学校对我学业和能力的肯定。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凡 实习记者 孙梦莹 文并摄影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