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未来的列车——走进北京地铁技术学校

发布时间:2014-05-0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凡 实习记者 孙梦莹

  明媚的午后,和暖的阳光透过绿叶洒下斑驳的倩影,黛色的西山循着岁月的痕迹,将优雅的轮廓向着遥远的天际绵延,西山脚下的福寿岭上,北京地铁技术学校的学生正三五成群地向不同的实训室走去。时光交错间,一代代怀揣“地铁梦”的学生,从这里搭上开往未来的列车,实现人生梦想。

 

启 动 实训室里开地铁

  “帅呆了!”车辆驾驶与维修专业学生王嘉鸿谈起自己第一次走进车辆实操课程实训室时不住地感叹,当天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在他眼前,是一节与地铁13号线运行的DKZ4型号列车头一模一样的模拟操作列车驾驶室。“各位乘客,列车运营前方是四惠站,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随着学生杨小春拉动操纵杆,屏幕上的影像发生变化,列车仿若真的在向隧道深处驶去。四五个学生围在正操作的杨小春身边,七嘴八舌地提醒——“速度到60了!”“快超速了,赶紧准备减速吧……”

  “我们的实操课程气氛总是这样活跃,这间驾驶室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地铁列车驾驶能力,学习意外故障的排除方法。车头前方的投影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列车运行的模拟动态影像。”授课老师孙乐说,车辆实操课程一般安排为全天6课时,第一课时她总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操作中提出问题。

  杨小春一组练习结束后,课代表郭宝阳负责叫号,换另一组学生到驾驶室演练。练习结束的学生进入操纵室背后的视听室等候下一轮练习。杨小春坐在座位上,通过大屏幕看着驾驶室里的情况,观察他人的操作,取长补短,对操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视听室后面还有控制室,里面摆放的几台电脑能随时给学生操纵的列车设置一些常见故障。6块显示屏可以让教师完全了解学生的操作步骤,用于考试评分。

  “每届车辆专业学生都要在这节‘列车’上课,有时一练就是一整天。像这样的实训课,车辆驾驶与维修专业一学期就有200课时,纯理论课仅占40课时,是5∶1的比例。”车辆专业老师李宾说。除BD2型和DKZ4型两个地铁电动列车车辆模拟实训室外,其他专业也依照不同课程特色,开设了不同课时的实训课内容。通信专业的实训室陈列各式地铁通信设备,学生从设备技术发展中了解地铁行业变革。运输专业的高仿真车站综合控制模拟实训室是学校斥资3000万元引进的,学生能在这里完成车卡充值、闸机操作、打印绿色许可证、传送调度命令等一系列模拟操作。这些与北京地铁运行相同的设施,让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实操中对地铁行业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加 速 企业进校下订单

  “喂,我这里是北京站总控室,刚刚从北京站发出的列车,第四车厢第三个门,有乘客需要帮助,请做好准备。”通信实训室里,老师邓锡宏让学生体验地铁通讯电话的详细使用方法,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会对器械设备感到陌生。

  目前,北京地铁共拥有17条运营线路,覆盖11个市辖区,拥有231座运营车站、总长465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运营时间最久、运载乘客最多、早晚峰值最忙的地铁线路。未来几年,北京轨道交通将处于高速发展期,到2015年,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60公里,到2020年将超过1000公里。

  “每年,学校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确认每个专业的人数。这样,学生一进校就有了就业保障,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更符合企业的招聘要求。”招生负责人谢逸说。学校隶属北京地铁集团,与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合作关系。现在,学校与北京地铁运营一分公司、运营二分公司等开展合作,使学生更加符合地铁运营企业的用人要求。今年,学校轨道交通专业计划招生180人,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通信、供电、线路等5个专业方向。

  学生跟随车间主任下到车间,参观维修人员的操作,听优秀技师介绍工作经验;车辆专业三年级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到车辆专业运营三分公司的巴沟万柳车辆维修中心、宋家庄站车辆大修厂进行3个月的实习,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从教学到实习,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企业高技能人才来校授课,从教师企业进修到学生企业实践,校企合作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学生实习环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安排每位学生的具体实习场所。实习生管理采取双轨制: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思想和考勤管理,实习单位按照实习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学生的技能教学和安全管理。学生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适应了岗位。

 

进 站 未来就在前方

  上个月,85届车辆专业毕业生廖明回到母校,做了《我的中国梦 我的地铁梦》讲座,他曾获得北京地铁公司电动列车司机最高荣誉“金手柄”奖。在从事地铁驾驶30年里,创下了安全运营90万公里的无事故纪录。讲座中,不绝于耳的掌声是学生对前辈的敬佩与仰慕,也是他们对自己事业的热切展望。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铁工作者,要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全面的应变能力,因为一列地铁承载的是几千人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学生负起责任。”邓锡宏说。在学校,学生在毕业前要取得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除与专业相关的驾驶证、维修证、综控证外,学生还要掌握急救、防灾、英语、手语等多项技能。

  迈出校园,学生也丝毫不能松懈。与其他学校不同,这里的学生要在企业完成从中级工到高级工、技师的提升。像车辆专业,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通过3至6个月实习才能独立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学习高级工、技师。只要取得相应证书,工资待遇就能兑现。

  “能用显微镜修电路板的地铁信号员杨胜才、安全驾驶90万公里的廖明……都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学生郭益恺说起这些地铁工作者中的“大拿”,不但头头是道,而且满是骄傲。“每当我的双手握紧主操纵手柄,想起他们,听着列车碰触轨道发出的震动声,心里就特别踏实,我知道自己的未来就在前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