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徐 凡) 记者日前走进北京王府学校的一间教室内,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英文科技展板让人眼花缭乱。走路、跑步时能不能为手机充电?对着植物放音乐究竟会不会影响它的生长?日常电子产品会带来多少辐射?原来,这些都是学生在王府学校第一届“science fair”里的科研成果。
北京王府学校首届“science fair”科学竞赛周活动去年11月启动,今年4月8日至10日进行成果展示。历时半年,近40个组的中学生自行创作了环保、物理、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科技作品。
学生作品都是自选学科、项目,由相关学科老师辅导完成。最受欢迎的是一款学生自己设计的电脑游戏。这款射击类的小游戏是高二年级学生刘济懂和司皓宇编程、设计完成的。游戏一共分为4款,玩法相同,游戏图片却各有不同,目的是以此研究图像如何影响不同测试者的发挥。两名学生说,从项目设计到最后的论文都是用英文完成的,涉及应用的不但有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还联系拓展到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同时,这类科研经历有助于申请国外院校。
“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次机会,学生可以成为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王府学校校长程凤云表示,“活动中,师生参与的热情远超出最初的估计。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展示成果,这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将来申请国外大学都有好处。”
据了解,王府学校是一所集幼儿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私立学校。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国际化视野,以学生取得国外大学的入学“门票”为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