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陶行知中学每班都有“小先生”

发布时间:2014-03-3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先生,顾名思义是老师。但在陶行知中学,却有一群“小先生”。记者从学校获悉,每个班级都会选拔出部分学生担任其余同学的“小先生”,给他们以学业、心理方面的帮助。

  现在学校每个班里大概有4至6名“小先生”。这些学生要么是语文、数学科目比较优秀,要么是手工方面动手能力较强,或者是美术专业技能比较拔尖。学生平时有问题,不可能随时问老师,而问身边的同学就方便多了。

  陶行知中学校长柏齐林说:“在学校初中学生中,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占半数以上,他们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也较少。‘小先生’模式用同伴带动的方法,让‘先生’觉得更有动力,让学生觉得更方便、更贴心。”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当“小先生”呢?柏齐林说,老师、学生可以推荐,每个年级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以担任,实行一帮一或者一帮多。“在我们学校,某一学科成绩好或者受同伴认可、口碑好的学生都能担任‘小先生’,有的学生点名让某某同学当他的‘小先生’,甚至还有好几个人去抢一个人的情况。”

  高一(2)班刘佳佳就是班里的一名“小先生”。她说,班会时,大家不但会选拔“学习小先生”,还要举行拜师会,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师徒,帮助同学进步。“除了课间,和我结对子的同学有时晚上做作业遇到不会的题也会打电话问我。如果我也不会,就找班里其他‘小先生’一起商量,再不会才去求助老师。”虽然占用了不少休息时间,但刘佳佳乐在其中。她觉得这不但能帮助别人,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自从有了“小先生”,班里集体学习、探讨的氛围明显变得更浓了。每次家长会表扬进步学生时,还会同时表扬他们的“小先生”,这也让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学校美术教研组高老师说:“有时候老师的长篇大论,不如小伙伴的一句话,有个小伙伴帮助学习进步,老师、家长都觉得特别省心。”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学生“行知”电视台、“青春”广播站、小科技院、志愿者、活动小组等学生团体,让孩子们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学校的“小科技院”也由学生自办刊物、搞宣传,《新知科技校刊》从编撰、录制、发行全部由学生承担,及时发布科技新闻、生活常识、游戏资讯等,不但深得学生喜爱,也使学生用心关注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推动了孩子们的学业进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