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在八达岭高速路边,绿树掩映之中,一所学校静静伫立其间。走进校园,学生发型统一、衣着整洁,见到人都会主动点头,问上句:“老师您好!”这就是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学校副校长黄以慧介绍,今年学校将在英语特色课程基础上,开设德语、韩语和西班牙语3个小语种实验班,面向全体中考生招生。
一周5节课 让学生会双外语
这3个实验班将按学生中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学生只要感兴趣即可报考。入学后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班15人左右。学校将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由北语负责推荐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师任教,负责所教语种教材、教学计划的制定、考核、质量监控和成绩评定等。同时,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出国访问,组织外国专家和友人团体来校参观,与学生互动。
由于学生入学时都是零基础,学校课程将从最基础的字母、发音教起。除完成会考、高考所需的课程外,外语教学以小语种为第一外语,以英语为第二外语。毕业后,学生能掌握上千的词汇量和基本句型,能掌握语音规则,看懂一般水平的外语文章,听懂一般水平的外语。同时,实验班开设了大学、留学、就业和文化等先修课程。
高中学生以西班牙、德语或韩语作为第一外语参加高考,达到大学录取分数线后,可升入国内大学各专业深造。韩语实验班学生高中毕业时,能达到韩语三四级水平。西语实验班学生高考成绩如果达到总分的45%以上,可取得西班牙成绩认证函,升入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等专业继续深造。德语实验班学生毕业时,也能达到德国DSH(高校德语入学考试)考试大纲标准要求。
外教课 让语言学习不枯燥
随意推开一个班的门,正巧赶上外教在上英语课。流利标准的发音、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老师还时不时和学生用英语开上几句玩笑,让孩子们不禁沉迷在课堂中。翻看一个学生的课堂笔记,竟然全部是英文,可见其英文水平已经不简单了。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年级组长刘肖霞说,自己每节外教课都会来听,如果遇见学生实在听不懂的部分,外教会友好地向她“求助”,她就用中文再向学生解释一遍。自从开设了外教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听说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
据了解,中关村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每周开设2节外教课,高中部由于受小语种课程限制,每周只开设1节外教课;除英文课本外,还补充了《朗文国际英语教程》等内容。在这样的熏陶下,学生在区级、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高三学生王鲁灵在“ATC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交流展示”活动中获得高中组金奖,得到ATC总裁的较高评价。
除外教外,学校目前中学部教师100%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特级、高级教师占到60%。其中,涌现出像获省市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研工作者”的徐爱华老师,被评为“师德标兵”、校级“十佳教师”的杜金红老师,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赖安老师等的多位优秀教师。他们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重“三风” 让孩子先成人再成才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很严格,把抓好校风、学风和班风摆在第一位。学校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如果带到学校,要先交给班主任老师,放学时再取回;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发型、着装标准有严格要求,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要扎马尾;不能将零食带入教室……曹彩英说,《学生成长手册》每周由学生带回家,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和成绩变化,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到这里。
校门口“先成人后成才”8个大字,是校长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住校,6人一间宿舍,被子都按军队一样叠成整整齐齐的“豆腐块”,每个宿舍都有一个舍长,负责同屋的卫生、纪律等。女孩子的宿舍墙壁是粉红色的,男孩子的是蓝色的。学校德育处主任曹彩英说,温馨的色彩能让学生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