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5所公办校安置3000名分流学生

发布时间:2011-08-24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徐 凡) 今年,海淀区要腾退绿园小学、苗苗小学、新希望学校和红星小学等4所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的未经批准自办校。这4所学校的3198名学生将被分流到5所公办校,这是记者近日从海淀区教委了解到的。

  据了解,安置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造为公办校,专门接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二是按“就近分流、公办为主”的原则,通过修缮、改扩建公办校校舍,搭建临时简易校舍,接纳被腾退学校分流的学生就读。

  这4所学校学生分流安置方案已经确定。绿园小学学生分流到肖家河小学树村分校。目前,肖家河小学树村分校校舍已修缮完毕,相关设备将尽快配齐,确保绿园小学在校学生能到该校学习。苗苗小学计划新六年级2个教学班99人分流到中坞小学和陶行知小学,其余13个教学班共624人分流到六郎庄小学。暑期,区教委在中坞小学、六郎庄小学增建教室,解决接收学校办学空间不足等问题。海淀区教委将石油附小北校区改建为专门接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校,安置新希望学校和红星小学1890名在册学生,课桌椅等相关基本教学设备将在秋季开学前到位。为确保此次分流安置工作落实到位,海淀区政府将专项投入900余万元,用于校舍修缮、改造,搭建临时教室,配备课桌椅,增加配备师资144名。海淀区教委及相关学校正在抓紧落实相关工作,确保绿园小学等4所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均能于今年秋季在相对就近的公办校就读。

  据了解,海淀区共有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万多人,其中在公办校和已批准的两所流动人口自办校就读的学生有5万多人,占总数的80%以上。2010年,海淀区投入1500万元,对招收流动人口子女较多的公办学校进行补助,并继续投入40万元,为两所已批准流动人口自办学校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其办学条件。目前,学生家长已陆续接到入学通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