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课改课程受欢迎

发布时间:2007-06-25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任艳梅

  记者来到陈经纶中学,正赶上了体育课。操场上有学生在打太极拳;游泳馆里同学们在学习游泳;体育馆里学生在练习跆拳道和健身操。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据陈经纶中学校长张德庆介绍,2003年秋,学校制定了本校的课改方案,在必修课基础上,增加科技发明、生活技能、学科拓展、体育技能、艺术创造、兴趣活动、名人对话等7大校本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科目。体育课、“第二外语”和“人生远足课”,学生很喜欢。

跆拳道纳入体育必修课
  “体育课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实效性,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张德庆说。
  据介绍,针对课间操时间太短、活动场所及活动量有限状况,学校进行了“1天1节体育课”的尝试。除以往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传统必修项目外,新增了游泳、武术、健身操、跆拳道等选修项目,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闫桂花说,体育课从2003年改革以来,很受学生喜欢。在年级里打破了原班级界限,按选修课分成了10多个班。为了让学生加强锻炼意识,学校还将体育课纳入了综合成绩考评。
  体育课进行改革后,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健身操、跆拳道、太极拳等课程成了热门。

开设六门“二外”选修课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学校新增了6门外语选修课。”陈经纶中学校办主任穆洁说。
  学校“第二外语”从2003年起开设,2004年正式开课。每周星期二下午上课,共设俄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6个实验班,学生可自由选择。学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有长期合作关系。“二外”实验班的老师均来自北外。六门外语课也要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考评,每科都要进行结业考试。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不合格者,需继续选修。
  学生们对“二外”反映良好。小喻选修的是法语。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法国文学,希望有一天能看懂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大师的原著,便毫不犹豫地选修了。其他同学和小喻一样,也是因为喜欢,走进了“二外”课堂。穆洁老师说,“二外”让学生培养了学习其他语种的兴趣,为以后进入大学作好了准备。

“人生远足”开拓视野
  为适应新课改需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学校设计开发了“人生远足”校本课程。
  “人生远足”课程通过对世界的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的考察、参观和瞻仰,强化对学生精神、意识、品德、知识、能力和体质的培养和教育。
  据张德庆校长介绍,“人生远足”课程分为市内、国内、国外三个部分。学校每学期安排3—5个主题,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人生远足”课从2004年7月启动课程改革后,学生们分别走访了历史古都开封、洛阳、西安、革命圣地延安等地区及邻国日本。课程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五一和十一黄金周。
  学生们在市内的内容包括走进中国科技馆、古观象台、北京植物园、凤凰岭、生存岛、中国美术馆等。“人生远足”让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了解了更多历史人物和地理知识。课后,学生写日记、写参观感悟。文章可在校刊《经纶教育》上发表,优秀者可获得稿费和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
  另据了解,陈经纶中学始建于1921年,初为崇贞学园,后改为北平女子第四中学、朝阳中学,1991年香港企业家陈经纶先生捐资改建后,被市政府命名为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