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谈
家校协作关键词:
信任 沟通 尊重
北京十二中科丰校区心理教师 韩沁彤
初三学考是“三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中令人满怀期待的宝贵“一朝”。家长要想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一年的时光,其中的关键一环就是与老师配合,家校协作,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成长。
信任,家校协作的基石
家校信任可以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效果。想提升家校之间的信任感,从家长角度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相信老师的专业能力
进入初三后,教学进度和体系跟初一、初二相比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家长不要着急,要相信本班任课老师的专业性,做到紧跟老师节奏即可。而且初三年级组是一个团队,这个时候会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合力和智慧,共同带领学生们取得更大进步。
相信老师的仁爱之心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责任。教师会用爱心、耐心、关注、激励和支持来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想法;耐心解答学生困惑。尤其是初三师生,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老师会更加理解并接纳学生的情绪,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沟通,家校协作的引擎
家长与老师良好的沟通,既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又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理解孩子的行为,接纳他们的情绪,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家长在与老师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时,需要注意什么?
主动联系
由于每位老师对应的学生群体比较多,不可能跟每位家长取得联系,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情况。家长可以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进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坦诚交流
很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截然不同。作为家长,在与老师交流时,要坦诚、真实地表述孩子的情况和问题,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要认真听取老师的专业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他们的学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积极合作
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才能够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沟通的目的之一在于调整,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学生的生活节奏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所以对于共同探讨的解决方案,家长一定要认真领悟并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孩子调整目前的状态,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尊重,家校协作的支柱
《礼记·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为了让孩子更加尊重和亲近自己的老师,家长可以起到一个榜样示范作用。无论是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聊天话题,还是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家长都应在细节处体现对老师的尊重。
尊重老师的时间和空间
在与老师沟通时,要尊重老师的时间和空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进行联系,避免在上课时间、课间或放学后忽然出现,应以不打扰老师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原则。家长可以在家长会或单独约见时与老师约定会面时间,以便充分讨论孩子的学习问题。
尊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听取建议时,家长要尊重老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经验,尽量避免对老师或学校提出批评或抱怨,不过分干涉老师的教学工作,不在孩子面前贬低或质疑老师的权威;而是要以合作的方式与老师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改进学习。
开卷有益
经典古诗中,蕴藏着令人难忘的师生情谊。临近教师节,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学生赏析了3首古诗,以此感念师恩。
赏析古诗 铭记师恩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赏析:诗歌前两句写竹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需要老一辈的积极扶持,表达了后辈对长辈扶持的感恩;后两句是展望未来,以表现新生力量会更强大。此诗富含哲理,老师就像那老竹,我们学生就像那新竹,老师也希望把他们所有的知识教授给我们,让我们能够超越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学生:李思睿)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赏析:《蜂》语言平实但构思精巧,夹叙夹议且寓情于物。前两句描写蜜蜂辛勤劳作,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反问结尾,实现睹物生情的转化,由蜂向人的升华,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怜悯之意。我联想到辛勤伟大的老师,他们就像蜜蜂那样,采百花成蜜不辞辛苦,育学生成才不计得失。致敬老师,感恩老师,祝福老师。
(学生:曹中轩)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这首诗写雨在春天的夜晚下了起来,随着春风潜入人间,滋润着大地,田野上一片黑暗,江边船上点的烛火就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时锦官城内也一定万紫千红,一派生机勃勃。
老师如同这“好雨”一样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灵魂,教给我们知识;像春风一样,温柔地拂过我们成长的每一刻;像黑暗中江边船上点起的那一烛亮光,照亮了我们未来前进的方向,为我们保驾护航,让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成为了“锦官城”内那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祝所有的老师桃李满天下!教师节快乐!
(学生:牟家慰)
悦读快讯
阅读可以拓宽眼界、润泽心灵,初秋的北京此时书香正浓。目前,北京有两场图书市集正在举办,读者朋友们不妨去逛逛。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于9月8日至18日在地坛公园举办。地坛书市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知名度、参与度很高的群众性文化盛事。阔别十年后的“我与地坛”北京书市重新回归地坛公园,将由此再次掀起首都全民阅读热潮。本次书市现场设置8大展区、200余家参展商、40万种图书,集中展示优秀出版成果和最新精品力作,为读者打造一场高品质文化盛会。
地点:地坛公园。
时间:9月8日至18日。书市期间,周一至周五营业时间为9:00—17:00、周六日营业时间为9:00—18:00,书市营业时间内免票入园。
“阅读的诚意”
北京图书市集·秋季场
此次“阅读的诚意”北京图书市集由首创郎园与新京报书评周刊携手主办,邀请了100余家优选出版社参与。市集主要摊位在开阔的室外,读者可以细细挑选,还能与心仪的编辑面对面交流。室内区将开办15场出版主题特色展览。图书市集的沙龙活动,一直深受读者喜爱。秋季场主办方联合出版摊主们,以及30余位作家、学者,为读者奉上“回望长江三万里,读懂那些大诗人”等12场沙龙分享。
地点:朝阳区郎家园6号院郎园Vintage。
时间:9月8日起至9月10日20:00,收费入场。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整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