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计资料  准确定位填志愿

发布时间:2023-06-28 期号: 1716期

编者按: 6月27日将开启今年高考志愿的首次填报。填报志愿时需要参考哪些数据资料、留意哪些问题?本期我们分别邀请到东城区考试中心高招办老师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为考生提供一些填报思路。

 

用好统计资料  准确定位填志愿

东城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高招办 刘佳苗

2023年是北京“新高考”政策实施第四年,积累了三年的高招相关数据统计资料,为今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如何用好这些数据,科学合理填报志愿,是今年填报志愿的关键。

 

了解政策  明确规则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须知》,《北京考试报志愿填报专刊》了解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有关填报志愿的知识要点,明确志愿填报的有关规则。重点理解掌握以下概念:志愿结构(批次设置)、顺序志愿、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批次控制线、录取投档线、院校专业组、最低分数位次、组内专业调剂等。

 

掌握方法  用好资料

1.个人成绩定位。6月25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将发布高考成绩,届时考生可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个人成绩、2023年北京市高考考生成绩分数分布,按选考科目组合群体查询本人排名情况。考生总分包含全国统考语文、数学、外语原始成绩,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两部分,页面显示的“本科录取总成绩”是两部分分数之和,考生填报志愿既要看“总成绩”,又要看个人选考科目相关的成绩,需要记录本人成绩在两个群体里的排名,根据排名计算出个人所处的相对位置。具体方法:一是查询本人的 “总分”在“2023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中所处位置的累计人数(即个人在整体中的排名),记录个人分数位次及同分的本段人数;二是按选考科目群体查询本人成绩排名,记录下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群体中高于本人成绩的人数;三是计算总分所处的相对位置(百分比位置)。计算方法:排名/控制线所处累计人数。以2022年数据为例说明如下。

例1:考生小明同学高考总成绩 566分(语文126分,数学132分,英语102分,三科学业水平等级考总分206),累计人数13923(排名),同分段153人,百分比位置37.31%,按往年同比位置计算,折合大约相当于2021年的563分, 2020年的571分。

选考科目:物理、生物、地理

 

2022—2020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对照表

见表格

2.志愿筛选匹配。首先,考生要根据个人特性对目标院校进行初步筛选,确定意向目标院校专业组范围,选择数量控制在可填志愿数量的两倍以内。目标院校范围需要考虑主观范围和客观范围。客观范围指受高校、专业报考要求所限等,比如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性别要求、身体条件要求、单科成绩要求、成绩分数匹配等;主观范围指个人对有意向选报高校的认知水平及个人生涯规划。对高校的认知包括院校所在地(在京、外埠)、主管部门类别(部委、地方、军队)、办学体制(公办、民办、独立学院)、院校属性(985、211、双一流)、院校类型(理、工、农、医、综合、财经、师范等)、学历层次(本科、高职、学位授予设置等)、行业认可度等。个人生涯规划包括兴趣爱好、适合什么专业、毕业前景规划、就业发展方向等。

举例说明:以例1中小明同学想学与计算机类相关的专业,可以先从当年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中初步筛选出与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的院校专业组,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优化。近三年,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所在组大多要求选考“物理”,也有少数要求选考“物理+化学”, 小明同学选考科目不包含“化学”,英语成绩102分(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要求不低于105分),因此,小明需要去除不符合选考要求及英语成绩不达标的组,进行第二次筛选;第三次筛选是通过查看近三年“普通高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资料,记录下所选院校专业组每年的录取投档线或录取最低分所处的位置,挑出与个人位置相匹配的志愿单位备选。

3.参考历史数据。考生可以参考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的2020至2022年高招相关统计资料,重点查看“普通高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这个资料是对近三年在京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情况数据进行的汇总统计,提供了每所院校、每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的录取人数和录取考生的分数分布,以及每个院校专业组录取的最低分和位次。这些数据为科学合理填报志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合理排序  科学填报

1.“顺序志愿”投档规则是“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志愿”中“志愿优先”是每个第一志愿相同的考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列队,只有第一志愿录取投档结束后才会进行第二志愿录取。未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即便分数高,也只能参加第二志愿的录取。“平行志愿” 中的“分数优先”是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列队,逐分检索考生填报的有计划余额的志愿,分数高的具有优先权。

2.“院校专业组”排序。考生填报志愿的单位是“院校专业组”,可以把“院校专业组”理解成不同的高校,对于一所高校有几个专业组就有几条投档线。顺序志愿的排序原则是风险低且最想去的放在第一志愿;平行志愿排序原则是“投得进、不退档”,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列。平行志愿检索顺序是遵循考生的填报顺序,如果把往年分数高的组放在后边,低分的排在前边,有可能考生在前边就已经投档,后边的志愿就是无效志愿。同一所高校,不同的专业组投档线不同,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所处位置及需求把同一所学校的多个组穿插填报,但同一个专业组只能填报一次,多次填报无效。

3.“专业排序”和“服从调剂”。由于投档时是按照专业组投档,进档后才由高校分专业录取,因此,考生首先要考虑能否投档进组,其次要考虑组内专业排序。排序方法要依据高校招生章程中专业录取规则而定,总分优先时就要遵循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对于组内专业数大于或等于6个的,尽量把自己愿意接受的专业填满,然后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对于不足6个的,要尽量最大化填写组内专业(重复填写无效),再服从调剂。服从调剂只是在所报专业组内调剂,且在所有组内进档考生专业录取后进行,因此考生在组内专业排序上要注意梯度合理,如果组内各专业录取成绩分布比较平均,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程度依次排序,尽量避免被调剂到特别不愿意接受的专业。“平行志愿”为避免投档后退档风险,建议所有专业组都要选择“服从调剂”,如果担心会被调剂到自己特别不能接受的专业,建议放弃选择这样的专业组。

    4.选好保底志愿。选择原则是往年录取分数位置相对比自己低的院校专业组;近三年录取分数及位置稳定的院校;招生计划多的院校;保底志愿数量要足够多,这样才能保障接得住,不掉批次。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