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基计划
有哪些变化?
入围校考资格调整
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选拔环节中,对以高考成绩入围的第一类考生增加初试,哲学专业初试科目为语文、历史,其他专业考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初试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复试资格认定的依据。在此类学生的入围比例上,将去年“按照不超过西交大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调整为“根据初试成绩,按照不超过各省(区、市)招生计划5倍的比例,分别确定各省(区、市)初试通过考生名单,未通过初试的考生不参与后续环节。”
华南理工大学2023年招生专业为数学类、化学类和生物技术类,其中数学类专业在入围资格的计算方式上有重大调整,从以往的仅根据高考成绩判定入围资格变更为:入围成绩=高考文化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3,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比重。化学类、生物技术入围成绩保持不变,仍为高考文化成绩。
重庆大学对以高考成绩入围且达到成绩要求的第一类考生,依据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按不超过分省总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考核考生,2022年为不超过6倍的比例确定入围考核考生,入围比例收紧。
吉林大学2023年对于第一类以高考成绩入围的考生分数要求有变化,其中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成绩要高于生源所在省公布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80分(含),成绩要求比2022年降低了30分;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成绩要高于生源所在省公布的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60分(含)。同时,对考生入围比例从4倍扩大至6倍。
考核方式调整
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取消基础能力测试,不再需要进行笔试,仅需要进行面试和身体素质测试,面试合格线为面试成绩满分的60%。
湖南大学2023年取消“笔试”,学校考核采用“专业综合测试+身体素质测试”的方式,专业综合测试形式为面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为80分。
多数高校依然保留笔试环节,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将考核方式由“专业综合测试+体质测试”调整为“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笔试重点考察学生报考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能力。
增设校考合格线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设置校考成绩合格线,综合成绩中,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占85%,校考成绩占15%。校考成绩中,笔试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4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自2022年起就增设了校考合格线,比如2022年起,吉林大学增加了笔试和面试的及格线,学校在招生时对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均有一定要求。在笔试与面试成绩同等的情况下,该校将优先考虑体质测试成绩好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