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葬花》是《红楼梦》中最经典的片段之一。林黛玉借花喻己,写下了《葬花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其实,《红楼梦》一书中,作者多处采用了借花喻人的写作手法,并暗示了人物命运和故事发展。这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方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 深阅读
品读“金陵十二钗” 花解红楼梦中人
《红楼梦》凭借其深邃的思想深度、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金陵十二钗”是书中最具特点的十二位女性,她们不仅个个貌美如花,而且被作者曹雪芹赋予了花一般的命运。有的如同带刺的玫瑰,铿锵有力地生长,证明着自己的价值;有的却如同昙花一现,仅留下稍纵即逝的美丽……十二种花,对应着十二种人生。
阳春三月,时近清明。春已暖,花渐开,闲暇时间,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去踏青赏花,在感受春日浪漫的同时,也可细品各色花草的独特气质。如您恰巧也是“红迷”,不妨尝试以曹公为十二钗所撰判词为依据,开启一轮以花喻人的寻香之旅,为您心中的十二钗找到一朵专属她们的代表花。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出场人物:林黛玉(木芙蓉)
人物特点: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出场人物:薛宝钗(牡丹)
人物特点:外表冷漠,内心炽热,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出场人物:贾元春(昙花)
人物特点:贤孝才德,身份高贵,养尊处优,雍容大度。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出场人物:贾迎春(迎春花)
人物特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出场人物:贾探春(杏花)
人物特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出场人物:贾惜春(曼陀罗)
人物特点:孤僻冷漠、沉默寡言、看破红尘、胆小怕事。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出场人物:史湘云(海棠)
人物特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心怀坦荡。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出场人物:李纨(梅花)
人物特点:贤良温顺太本分,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出场人物:王熙凤(玫瑰)
人物特点: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出场人物:贾巧姐(牵牛花)
人物特点:命运多舛。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出场人物:秦可卿(仙客来)
人物特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出场人物:妙玉(玉兰)
人物特点:超凡脱俗,目无下尘。
■ 行万里路
寻访“红楼印迹”好去处
北京大观园
大观园始建于1984年,是为拍摄87版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林学家和清史专家共同商讨,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而建造的。园内有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繁花名木、鹤鸣鹿啼,宛若人间仙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街12号
曹雪芹纪念馆
国家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是曹雪芹西山故里的核心区域,也是传说中曹雪芹家道中落后,搬到西山正白旗的居住地。馆内设4个院落、6个展室,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著书环境和《红楼梦》的研究成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路正白旗村39号国家植物园(北园)内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原址为原广内大街207号院,即史料记载的“蒜市口十七间半”,是曹雪芹家族返京后唯一有文献可考的居住地。馆内三进院落古色古香,青砖、灰瓦、窗棂、砖雕……处处透着古韵。馆内常设“曹雪芹故居陈列”,基本展陈集中在二进院,突出“曹雪芹与北京”的主题,以曹雪芹在十七间半、在北京东城的生活经历为主,展示“归籍京师”“寻梦蒜市口”“红楼一梦”三个篇章。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23号
张家湾公园
据文献记载,曹雪芹家在北京通州张家湾曾有田地和当铺,曹雪芹墓葬石刻也正是在张家湾出土。在张家湾通运桥西的萧太后河南岸不远处,矗立着曹雪芹的铜塑雕像。在张家湾公园内,设有一处“曹石印记”景点,景点以湖区水景为主,北广场设置“落花桥、秋水轩”,南岸设置了“春山亭”,彼此形成对景,中间以栈桥相连。北侧主广场上大量的景墙、漏窗通过诗词和镂雕娓娓道来红学的故事与曹雪芹的生平。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里二泗南路北50米
■ 读万卷书
打开红楼“万花筒”
有人曾说,《红楼梦》就如同一个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照见出不同的世界。中学生如何更好地品读这部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巨著?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李思思为大家推荐以下两本书目。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作者:蔡义江
这本书几乎收录了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等体裁形式的文字,包括一般不易见到的脂评抄本中独存的诗作,收录极为齐全。为使读者加深理解,每首都加了“说明”“注释”“鉴赏”“评说”,有的还有“附录”或“备考”,较难读懂的《芙蓉女儿诔》,还加了“译文”,对红楼梦中的诗词研究有极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推荐理由:《红楼梦》中涉及的诗词曲赋、酒令灯谜等内容一直备受出题人的青睐,是整本书阅读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正如作者蔡义江所说“一部《红楼梦》,写尽世间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更是文备众体,包含了诗词曲赋、歌偈谣谚、灯谜酒令、对联匾额等二百多篇韵文俗话,不仅有光夺眼目的精警之作,而且皆依人物角色“按头制帽”,隐寓命运,千里伏线。”
《曹雪芹与〈红楼梦〉》
作者:张 俊 沈治钧
本书作为研究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优秀评论著作,值得学生与家长朋友们于闲暇时光借此走入曹雪芹与其“红楼”世界。本书从作者、时代、作品思想特征、艺术成就等八方面,用十万字的篇幅,通过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形式,全面精辟地解说了曹雪芹与《红楼梦》。
推荐理由: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红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此书将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学术价值和客观的史料支撑,能够帮助高中生对曹雪芹本人、《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版本的演变有一个较为深入地了解。同时,该书还对《红楼梦》中的一众重要人物形象,如宝黛钗、王熙凤、贾母、贾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整部小说的思想意蕴进行了深刻解读,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入门级红学研究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