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评价研究总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27 期号: 1692期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评价研究总报告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总体上,试题坚持“三个注重”“四个考出来”,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减负与提质并重;坚持以学定考,回归教材与课堂,教学评有机衔接;注重情境设计,有效发挥育人功能。试题兼顾毕业和升学双重功能需要,考生在各学科上表现良好。基于对试题特点和考生表现的总体分析,北京考试报告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准确领悟政策精神,严格落实课程标准;重视回归教材和课堂,推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强化任务情境设计,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合理使用学习策略。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是我市实行“两考合一”改革措施后的第二次考试,同时也是“双减”政策后的首次考试。2022年,初中学考受到疫情因素影响,9个学科分为两个阶段施测,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历史7门学科笔试于6月完成,地理、生物2门科目笔试推迟至7月完成。语文、数学等7门学科考生为初三考生,考生人数达10.1万人,地理、生物2门学科考生为初二考生,考生人数达11.4万人。语文、数学及英语学科试卷满分值为100分,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学科试卷满分值为70分。

 

 

 

一、试题总体特点

2022年初中学考9个学科试题秉承北京命题理念,坚持注重全面考查、注重对基础的考查、注重对考生发展潜能的考查,力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的自信考出来,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实践能力和阅读能力考出来。9个学科试题命制严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回应并落实“双减”政策精神,注重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价值观培育和引领;各学科试题难度设置较合理,兼顾毕业和升学双重功能;各学科试题立足本学科育人特色协同发力,注重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

 

(一)落实“双减”政策,减负与提质并重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发布,以下简称“双减”)明确提出,要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或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考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如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不超标命题,所有学科试题考查内容的广度(范围)、深度(认知层次要求、能力要求等)严格控制在课程目标要求和内容要求范围内;采取“减量提质”具体措施,减少记忆性试题,在保障考查目标得到有效测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题量,以减轻考生不必要的负担;试题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考查内容聚焦学科主干知识,不偏不怪,兼顾毕业与升学功能;试题素材选择、情境主题紧密结合考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为考生所熟悉,减少考生不必要的作答障碍。

例如,语文学科试题注重降低全卷阅读和作答的文字量,将对修辞格和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改为在作文中综合考查,不再单独设置题目。英语学科试题考查的基础语法、词汇等考点全部为课程标准中要求考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完形填空所考查的词汇均是学生在教材中学过的常用词汇的常见释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试题注重考查学科基础,试题素材注重结合考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际,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试题的实验类题目全部来自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范围。历史学科试题注重考查学科基础和主干,突出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的考查。地理等学科试题通过设置天气符号、端午节习俗、地形图阅读等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道法学科试题在客观题上提高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覆盖面,通过选项设计加强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

 

(二)坚持以学定考,试题回归教材与课堂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2019年发布,以下简称“命题工作指导意见”)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2022年发布,以下简称“年度工作文件”)都明确规定,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双减”文件也明确提出,高中招生考试(即中考或初中学考)要坚持以学定考,提升命题质量。以学定考,本质上是考试环节对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落实,强调“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就考什么”,这也是基于考试开展学生评价活动的基本逻辑前提。2022年初中学考试题严格遵循“以学定考”,试题在情境主题设定、素材选择等方面注重回归教材与课堂,各学科试题有的直接引自教材,有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编,有的取自教材的延伸阅读材料,有的密切关联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和体验,这些做法与北京的“把课堂表现考出来”命题指导思想一脉相承。

例如,语文学科试题的古诗文阅读直接使用教材选文、名著阅读试题,考查了课堂学习过程。数学学科试题增加了与教材关联试题的分值和比例,试题考查思路与教材内容编排形式一致、与考生的课堂学习经验一致。英语学科试题考查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都是教材基础内容,阅读理解语篇主题等都与教材保持一致。化学学科70%分值试题的素材来自对教材内容的直接使用或改编使用,物理学科试题的图文素材有20余处直接引用了教材图文。道法、历史、地理等学科,也在试题中加强了对教材图文素材的直接或间接使用,将教材素材与其他素材融合呈现,或对教材资源加工与重组,反映试题与教材的密切联系等。

 

(三)注重情境设计,有效发挥育人功能

 试题的情境设计,既是发挥试题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发挥试题测量功能的要素。教育部关于初中学考的命题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试题的情境设计水平,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考试题立足各学科特色,通过合理的情境设计积极发挥试题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试题情境真实合理恰当,材料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充分运用了文字、数据、图表等表达形式,积极融入了北京文化元素;试题情境反映了生产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符合初中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道法学科试题情境设计突出正确政治导向、价值导向、法治观念培育,通过创设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伟大工程等试题情境,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语文学科试题情境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试题选材凸显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康人格,促进学生提升思想文化修养。数学学科试题以节能环保低碳理念、国家科技发展和清洁能源开发、轴对称的艺术美、北京冬奥会比赛项目等主题材料创设试题情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融入试题中。地理学科试题综合使用了景观图、区域简图、等值线图、统计图、手绘地图等图形素材设计情境,全面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读图、用图的问题;通过设计“人口普查”“虎豹公园”“粮食与人口”等主题背景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国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树立人地协调观,凸显学科育人特色。历史学科试题发挥学科特色,通过创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主题背景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生物学科试题结合学科内容模块,通过创设海姆立克急救、平衡膳食理念、科学用眼保护视力等情境,引导学生应用生物学概念解释生命现象、形成生命观念。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