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
2035年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法学院校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在改革完善法学院校体系、法学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要求。
《意见》提出,到2025年,法学院校区域布局与学科专业布局应更加均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重点领域人才短板加快补齐,法学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能力持续提高。到2035年,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相适应,建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法学院校,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学专家学者,持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在改革完善法学院校体系方面,要完善法学教育准入制度,健全法学相关学科专业办学质量预警机制,对办学条件不足、师资水平持续低下、教育质量较差的院校畅通有序退出机制。加快“双一流”建设,鼓励法学院校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在加快完善法学教育体系方面,要完善法学学科专业体系,构建自主设置与引导设置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机制。《意见》要求立足我国实际,推进法理学、法律史等基础学科以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等更新学科内涵,更好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实践;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加强立法学、文化法学、教育法学、国家安全法学、区际法学等学科建设,加快发展社会治理法学、科技法学、数字法学、气候法学、海洋法学等新兴学科;推进法学和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人类学、网络工程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法治人才;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
《意见》还将推动法学院校与法治工作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生实习实训等环节深度衔接;建立法治工作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等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制度,探索法学专业学生担任实习法官检察官助理,拓宽法学专业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渠道,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根据民族地区实际需求,培养既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又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