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宋 迪) “见到同学真好!”“见到老师真好!”“回到学校真好!”2月13日,全市160余万中小学生、60余万幼儿园孩子重返校园,迎来新学期。
伴随着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新学期充满“新”意。
新学期,新气象。开盲盒、摸彩、歌舞表演……为迎接同学们“回归”,各校提前谋划、精心设计,拉满仪式感,处处有惊喜。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高三生布置了“成人礼”仪式,学生们走过红色拱形气球“成人门”,校长和老师为学生戴上“幸运手链”,寓意着在接下来的100多天里,学校将为学生们冲刺高考保驾护航。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的学生们在集体兔子操中迎来新学期,“兔子舞那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的动作,就像生活中的迷茫、起伏、悲喜,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每一步的成长、每一次的进步都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结果!”一名学生说,活泼朝气的气氛让大家耳目一新。
新学期,新风尚。每所学校都将浓浓的爱党爱国情怀、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喜气洋洋的迎新氛围融入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为师生成长铺就绚丽底色。北京市八一学校开学典礼上,25名学生获得聂荣臻奖学金,学校以此鼓励获奖学生戒骄戒躁,发挥先进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学生一起进步,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服务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邀请社区书记给学生讲开学第一课,凝聚家庭和社会力量,家教社共担育人职责。各校通过升国旗、诵经典、听红色故事等形式,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师生家国情怀。
新学期,新期待。通过引进“大师工作室”、引进高校资源等,着力打造特色课程、特色景观、特色文化和特色办学模式的精品特色学校……新学期伊始,各区掀开教育新篇章。比如,西城区将继续大力发展“小而精”“小而美”特色校,推动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抓实“五育并举”,研究推动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和教师育德能力一体化建设,实施学生健康专项促进行动,开展“跳动校园”等活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继续聚焦“双减”成效,聚焦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研引领、数字赋能等,同时统筹优化教育资源,提升课后服务品质。
新学期,有心意。为保障开学首日平稳、安全、顺利,各区联合治安、交警部门等开展治安防范安全检查,如昌平区2月13日出动执勤、巡逻警力560余人,实现“一校一警”。各学校通过“交通安全第一课”,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意识。区教委还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到用餐配送企业及重点学校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确保供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