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学习,同学们期待的7天长假到了。这7天假期你有什么规划?学习、锻炼、郊游,还是朋友小聚?北京考试报特邀初三年级班主任、体育教师、心理教师,针对国庆小长假学习和锻炼的时间分配以及心理调适给出专业建议。
进入初三,学习强度和知识深度都有所增加,学习节奏也随之加快。国庆长假的到来,成为初三生调整状态、适应学习节奏的好时机,也是体育锻炼专项提高的好时机,更是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焦虑的好时机。希望初三生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假期,过得充实而有趣,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充满电。
学科学习安排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初三年级班主任高媛建议,“十一”假期的学习需要合理规划时间,因人而异,可制订个体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切实可行,各学科学习时长可与该科目考试时长相契合,既要有足够的休息,又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各科目间需要平衡时间,优势学科与不擅长的科目都要合理规划。此外,假期时间充裕,学生可以多做英语听力练习、听力跟读、记听力关键词等训练,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英语听说机考。
体育锻炼计划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体育教师王雪建议,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学习状态,学生在假期也要积极锻炼,每天在学习之余可以进行1至2小时的体育锻炼。学生居家锻炼要注意周围环境和锻炼过程的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时间,锻炼过程要量力而行。王雪老师从运动前的热身内容、各类运动的次数时间、拉伸放松方法等方面列出了详细的运动表格。同学们可以参照表格安排体育锻炼。
心理状态调节
北京市京源学校心理教师仇光霞把同学们放假的心理状态大概分为:放飞自我型(抱有人生几何,及时行乐的观念)、焦虑紧张型(对未知的事情容易焦虑,不够自信)、被动摆烂型(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欠缺,家长相对强势)。初三生可以对照一下,你属于哪种类型,是否想调整自己的状态……针对这三种类型,仇光霞老师分别给出专业的建议和调节方法,帮助学生用平稳的心态适应和面对初三的学习和各类考试。
(详细报道见第4—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