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日前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北京市高考报名考生共5.4万人。当前,首都教育系统严格落实教育部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制定了高考工作方案以及防疫组考、极端情况应急处置、考试安全、各区各部门职责分工等专项方案,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尽一切可能确保高考“如期举行、应考尽考、安全考试”。
设99个常规考点确保应考尽考
李奕介绍,北京市按照常规考点、封管控考点、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几类情况进行安排,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在配足几类考点考场的基础上,针对本轮疫情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又准备了大量备用考点考场。
全市共设99个常规考点,分别在18个考区,主要安排能够正常参加考试的考生。每个常规考点按一定比例设置了备用考场,用于安排考试当天入场时健康检测异常或考试过程中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返京不足14天的考生考试。这类考场设置了专用防疫通道、安检入口和防护措施,与其他考场严格实行物理隔离。
本市还为常规考点设置了备用考点。如果常规考点或周边发生聚集性疫情,那么原考点将整体平移至备用考点。
封管控考点“吃住行考”一体化
本市还选择了符合条件的宾馆酒店或具备食宿条件的学校设置封管控考点,用于安排届时处于封控区、管控区的考生,并提供“吃住行考”一体化的考试保障。
在流程安排上,考试前一天,将有专车把位于封控区、管控区的考生闭环转运至封管控考点;考试期间安排统一食宿,即考生要住在考点,因为从防疫要求角度,不可能进行每日每场往返考场的工作安排;考试结束后再闭环转运回去,整个过程实现闭环管理。
在考场安排上,封控区考生实行一人一考场,管控区考生可多人一考场,考位间距不小于2米,来自不同管控区的考生安排在不同考场。此外,为了应对考试期间有可能的涉疫考生突然增加的情况,本市还提前配置了备用封管控考点。
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设置的考场,主要用于安排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处于集中医学观察期的考生。考场监考员按医学要求防护,单人单场考试,考后试卷、答题卡消毒后密封送交。
考试时间安排
考务人员上岗培训全覆盖
本市结合考点考场设置情况,同步加大工作人员保障力度。各区统筹初、高中各类教师资源,按照常规考试人员的1至2倍安排备用考务人员。
考务人员培训与扩充同步进行。目前已通过“市—区—考点”三级培训和工作指导,对所有考务人员进行了全覆盖的上岗培训。
本市还要求所有考务人员全部落实“三个百分之百”要求,即百分之百接种疫苗、百分之百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百分之百进行考前14天健康监测。
一个不落一体管理
北京教育系统加强风险研判,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对各类疫情突发情况进行了研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前谋划部署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突发情况处置能力和处置水平。
一是制定完善涉疫考生“一类一策”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启用备用考点、启用封管控考点、启用集中医学观察场所和医疗救治场所考场、启用备用考场、跨区涉疫考生参加考试安排、滞留外省考生等情况,努力做到一个不落、一体管理、“应考尽考”。
二是重点针对7种更加特殊的疫情应急场景,制定详细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并开展应急实战演练。
加强服务保障确保温馨高考
各区、各学校要及时做好政策宣讲、考务提示、信息咨询等服务工作,把政策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位考生和家长。做好点对点信息推送,及时将考试提示、考务信息及安排等通过新闻媒体平台、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因疫情形势变化,部分考生在考试前会产生考点、考场变化等情况,学校老师或者报名单位将点对点通知考生。畅通反映问题渠道。疫情形势下的考试,考生和家长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情况,大家要第一时间和班主任老师、学校联系,社会考生要向报名单位咨询。
各区各校要在辅导考生备考的基础上,加强考生心理疏导。为考生提供便利,统筹联动维护考试秩序,净化考点校周边环境,加大交通管控力度,避免家长送考扎堆聚集;在公安、交通部门支持下为考生出行提供便利,对遇到困难的考生提供及时帮助;指导各区采用多种方式帮助考生及时了解考点、考场情况;考试期间,各考点要为考生做好防晒、防雨以及饮水等温馨服务。
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发挥国家考试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集中开展“高考护航”专项行动,在秩序维护、交通出行、治安管理、卫生防疫、环境整治等方面加强服务保障。完善巡考督考机制,加强诚信考试教育,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