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学考的冲刺备考阶段,疫情让初三生们只能居家学习。此时,保持良好的应对心态,是对自己三年努力最好的交代。学习就像一场考验知识学习和心理调节能力的马拉松,如果知识的汲取是比赛时前进的速度,那么强大的内心便是比赛时让自己仍然坚持的耐力。
要相信自己的巨大能量。缺少了与同学一起在教室学习的“沉浸式体验”,隔着屏幕不免多了几分枯燥。但在居家学习中,考生不仅可以合理利用空余时间完成作业和复习,还有更多时间找老师答疑。所以,要合理安排时间、增强主动性,使居家学习更充实。居家学习时最重要的是给予自己信心,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目标努力去完成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正视现状,对自己有清楚的自我认知也很重要,逃避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敢于直面学习中的问题并寻求老师帮助,也是一种勇气。
尝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是体现一个人逆商的表现。居家学习对考生来说是一种心态上的挑战,但同样也是机遇。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挑战与机遇往往并存,要正视挑战的存在与面临的事实,更要积极应对抓住时机,在居家学习中突破心灵的枷锁,找到方法,更高效地备考。
学会转移注意力,帮助自己向前走。居家学习会让面临考试而神经紧张的考生更加不安,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越是焦虑不安就越学不下去,同时又因此悔恨交加、愈发焦虑。对此,考生要尝试向前走,不因暂时停歇带来的焦虑停滞不前。去浇花,去喝水,去做核酸……只要生活在向前发展,乱如麻的心就会渐渐恢复平静,考生也就可以投入学习,迅速完成任务。在学习中,习得新知、解决问题、大步向前,这些都会让人更安心、更自信。面对多项任务时,要先做最紧迫、最让自己有压力的事。扔掉最沉的包袱,可以让考生走得更快更轻松。
考生还可以通过外力控制自己的躁动不安。如减少对手机的使用,尽量加强纸质化学习氛围。在听课的时候,可以尝试佩戴耳机、穿校服,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学校学习听课的环境中。也可以卸载一些手机中的娱乐软件,刚开始不适应时,可以用运动等方式代替玩手机。此外,有些考生认为手机只是一个娱乐工具,在这个阶段,其实可以改变一下对手机的认知,把手机完全打造成学习的工具,让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变成良性循环中的一环。
考生要让心态放轻松,不要焦虑但也不要“躺平”,沉下心来思考过后,其实可以发现居家学习相对于学校学习有许多优势:有时独处才能知道自己的漏洞在哪儿,也有更多时间合理安排复习,心理状态不好时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还能放些自己喜欢的音乐舒缓心情,或是一笔一画地练一会儿字、或是看看窗外的风景。
放轻松,这不过是一场考试。经过这三年的时间,相信你们一定准备得十分充分了。
(李婧文 贺语秋 陈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