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适应居家学习  科学备战中考

发布时间:2022-05-26 期号: 1636期

 

  受疫情影响,居家备考,这是本届初三生特殊的成长经历。与在校冲刺复习相比,初三生会面对三点困难:缺少学习氛围;家中诱惑过多;缺少针对性指导。那么初三生如何能够战胜困难,居家高效备考呢?

  目标先行,步步为“赢”。立足自身现有水平,理性分析自己的潜能,制定一个尽最大努力能够达到的终极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之下,化整为零,在复习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小目标,如制定“每周目标”或“半月目标”。可根据前一阶段目标完成情况,适当调整后一阶段目标,如学习内容的分配,自主复习的进度等,最终达成自己的终极目标。

  时间管理,遵循规律。根据生物钟的规律和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每日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如清晨起床后,安排学习较难记忆的内容;18时后的两个小时,完成复习、归纳、整理等任务。考生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提高时间利用率,提升复习效率。

  整理清单,各个击破。每位带领你冲刺备考的学科教师都会在总复习阶段指导梳理核心知识清单,一定不要忽视它。虽然这个清单不会直接出现在试卷上,但它是帮助你找到提分点的利器。考生将每个学科的错题整理出来,与知识清单对照后,就会发现有的知识点自己基本不会出错,而有的知识点却反复出错。这样一来,就清楚应该在哪些知识点上花功夫,从而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提分点上。

  建立体系,融会贯通。学科知识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如果零散地记忆,就会学得吃力且收效甚微。会学习的考生一定会根据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将这些知识点织成知识网络,建立知识体系,这样才能达到灵活运用的复习效果。因此,在总复习阶段,不建议考生埋头“刷题”,而要腾出时间来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图谱,打通学科知识的“任督二脉”,融会贯通。

  沟通交流,巧借外力。虽然居家学习期间,考生不能与学校教师面对面交流,但只要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一定会竭尽全力帮助考生。建议遇到问题时,积极跟老师沟通,讲讲自己做题的思维过程,聊聊自己的困惑,老师一定会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备考经验为考生作出有效而明确的指导。

  最后,祝所有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教师  刘丽娟 邹方亮)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