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全国目前累计排查发现“假注销、真运营”培训机构309个,已全部关停取缔。这是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的。
截至4月30日,全国32个省份91.4%的县(市、区)已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其中41.6%的县(市、区)已完成辖区内所有培训机构排查。全国累计排查培训机构82246个(含线上、线下机构,含已关停的机构复查及非学科类机构涉嫌开展学科类培训排查),其中发现有问题机构1771个,占比2.2%;审核培训材料126791份,发现不合规培训材料654份,占比0.5%;审核从业人员资质217614人,发现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教学、教研人员713人,占比0.3%。
在培训收费监管方面,累计排查发现未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机构178个,超政府指导价收费50.6万元,已全部完成整改,全额退费。
在隐形变异治理方面,累计排查发现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各类机构1751个。
此外,个人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1108人/次,其中已整改完成1083人/次;涉及中小学在职教师7人,各地已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对涉事教师先暂停工作、再调查处理。
在材料和人员规范方面,累计排查发现不合规培训材料654份,其中责令停止使用并清理销毁641份;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教学、教研人员713人,其中立即停用或转为非教学岗598人。
在数据信息填报方面,累计发现有519个机构未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已督促其中421家培训机构完成运营信息平台登记。
在风险防范方面,累计有2351个县区建立了重点核查解决退费难问题、校外培训监管执法、防范化解劳动用工风险等三项机制,占已排查县区数的80.3%。